北京师范大学全球环境变化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最早8月开始也足够。我本人高中学文所以开始的比较晚,9月底才开始,所以基础并不牢。肖爷爷大纲就草草看了一遍 ,1000题刷了3遍但是也没记住。最后就是背4套卷和8套卷就可以。可以配合11月后肖爷爷出的一系列书看但不是背!大题就肖四肖八足够!选择题,政治的重点。多刷1000题打牢知识点,11月以后可以买各个老师预测卷做练习。但是我认为重点还是1000题。因此,政治绝不是大幅提分的科目。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底子还算不错,第一轮课本,把大纲指定教材的课后习题都做了一遍,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吧。第二轮,全书,如果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尽量在暑假前过完一遍全书,因为全书第一遍看完基本上是没什么印象的,全书最少看两到三遍。如果感觉全书不是很好的话,可以分开买各个老师的书,如:高数用汤家凤或者张宇,线代李永乐。660题,有时间的话做做,不一定非要做完,只要每天保持做题的手感。真题模拟题最后两个月就每天一套或者每两天一套的做,注意错题整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习题书的时候,一定要做题深入而尽量不要广撒网,每本书都做一遍。宁可把一本书做三遍也不要做三本不同的书,每一遍做题的时候都会有新的体会。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个人的英语学习的小诀窍:把单词和作文自己念出来录进手机中,每天在回宿舍或去自习室的路上听,这样潜移默化的就会记住不少。等到阅读已经掌握到一定程度,每天只要保持特定时间的练习之后,我把完型和新题型的练习也穿插加入每天的任务之中。所以我的整个强化阶段是时间很长,针对各个题型有层次的开始展开的。要诀就是循序渐进,然后要保持每天的训练量来保持语感手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学基础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领域,它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分支,也涉及到地球系统科学、气候学、地貌学、人口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子领域。在复习时,你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对气候学,理解气候变化的基本原理,熟悉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对地貌学,要理解地壳运动、风化侵蚀等过程如何塑造地球表面。
理论知识的掌握需配合实践应用。比如,在学习人口地理时,不仅要理解人口增长模式,还要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和后果。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也是重要的一环,了解并掌握基本的GIS操作,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再者,地理学基础的复习并非孤立进行,它与其他科目如地球化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都有交叉。构建一个跨学科的知识网络是必要的,这样帮助你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有效的笔记和定期复习至关重要。你尝试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点,这样既能提高记忆效率,也能帮助你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做题和模拟测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能帮你检验学习效果,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利用好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论坛讨论等,这些都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和不同的视角,帮助你深入理解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