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逻辑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科目的备考不必过早开始,稍晚一些集中复习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它也是考研中相对较为轻松的部分,无须过度忧虑。肖秀荣老师的考研系列书籍(如精讲精练、1000题、肖8、肖4、时事汇总)是值得关注的重点,认真做题,尤其在后期熟记肖8和肖4的大题,通过考试是完全可行的,甚至有望获得高分。我个人认为,除了通读一遍精讲精练外,关键在于听老师的讲解并反复练习1000题(首次做题用作业本记录,第二次依然如此,第三次才直接在书上做,第四次仅回顾错误题目)。此外,努力背诵肖8和肖4,当年的几道大题几乎都能在最后四套卷子里找到踪迹。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前的任务是专攻教材,复习全书。教材要做到课后的习题基本每题都会做,即便是很难的题目,也必须有思路,只有达到这样的程度,接下来做复习全书才会有效果。复习全书如果能在暑假前做两遍那是最好不过了,不过大多数同学只能完成一遍,最迟应当在七月份结束时完成两遍,加深自己的印象。复习全书对于刚开始准备的同学来说挺难的,许多都不会,这也是正常的,唯一解决的方法就是:多练。不会的题目反复加强训练,终究能提升自己的解题水平。
考研英语方面:
我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在大学一年级时顺利通过了四级和六级考试。去年七月,我开始使用朱伟的《恋恋有词》来背单词,但由于对这种方法不太感兴趣,所以我未能完成所有的词汇学习。九月份,我转向阅读训练,深入学习了不少英语考试策略和实践技巧。由于时间有限,我只专注于做2007年至2017年间的英语真题阅读部分,但我强烈建议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最好能完成所有阅读练习。每次读完一篇文章,我会首先用张剑的黄皮书自我校对,接着查阅之前的课堂笔记,最后将新词和复杂的句子整理到我的笔记本上,以便在考试前多次复习。十二月份,我购买了王江涛的作文书,熟记并默写了二十篇大小作文,并在考前自己提炼出了大小作文的各自模板。最好是个人独立总结,以免因套用他人的模板而产生重复感,影响阅卷教师的印象。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理逻辑是数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形式语言、证明理论、模型论、集合论等内容。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是基础,但关键在于如何将它们联系起来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对初学者,可能会被符号化的表达方式困扰,这是正常的,关键是要耐心地去理解每一个符号背后的含义。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先从基础的命题逻辑和一阶谓词逻辑入手。熟悉基本的推理规则,如蕴含、等价、否定等,并熟练运用它们进行推理证明。这部分内容需大量的练习,凭做题来巩固理解和提高速度。理解量词的使用及其对逻辑结构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涉及到对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理解。
接着,深入到模型论,理解什么是模型,怎样构造模型,以及模型与语义的关系。这部分需对集合论有一定的了解,虽然不深,但也足够应对考试。要熟悉并能灵活运用L?wenheim-Skolem定理和 Compactness定理,这些都是模型论中的核心内容。
再者,集合论的部分,尤其是ZFC公理系统,理解每个公理的意义并能用它们推导出一些基本的结果。比如,理解并能够证明康托尔的对角线引理,它是无穷性理论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最有效的。理解概念的本质,关键的定理和公式,凭做题或者自己设计例子来实践。定期回顾也很重要,防止遗忘。可能的话,找到一个学习小组或导师,他们的反馈和讨论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