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口译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后期阶段,我的复习策略是结合小草资料、模拟试题以及背诵肖八。我每日坚持完成两套选择题,起先是肖八,接着尝试了一些市场上的其他模拟试卷。由于肖八的部分题目与1000题和时政手册内容重合,我在做这些题目时得分相对较高,大约平均42.43分。但当我转做其他模拟卷时,却感到困难重重,可能是试题风格差异或是自己的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连续几次得分仅在35分左右后,我决定放弃盲目刷题,重新专注于知识点的学习。我开始重温小草书籍和肖老师的精华知识点小册子(尽管小草是一本极好的书,遗憾的是我没有来得及全部看完)。同时,这个时期我也投入了一部分精力在记忆上,重点是肖八和20题,每天以阅读加背诵的方式处理半套肖八,花了大约半个月才勉强完成一轮。
考研英语方面:
先提一下,提前浏览真题是很有帮助的,可以了解每个科目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让复习更加有的放矢。每次复习阶段结束后,不妨再回顾一下这些真题,但别急着做,因为它们的价值要在最后冲刺阶段才能最大化。重点强调的是阅读理解,它占据了半壁江山,直接影响成败。而阅读能力的核心在于词汇量,切记!别用传统的单词书来背,大多数人会在“C”字母处就打退堂鼓。现在有很多便捷的app,利用它们来背单词,你会发现5500个词在一个月内就能轻松掌握,这真是个惊喜!只需在空闲时刻,比如饭后或睡前看看就行,不必挤占主要的复习时间。掌握了单词之后,就可以开始每天做两篇阅读练习,到了10月份再逐渐增加其他题型的训练。这样的建议适用于英语基础较为扎实的同学。如果英语对你来说是个挑战,比如过四六级都很吃力,那你就得加倍努力了。阅读部分推荐使用张剑的黄宝书,刚开始错误可能会多一些,坚持下去就会进步。至于作文,王江涛的书足够用了,其他的辅导书就没那么必要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日语翻译基础",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文化、思维的传递。我建议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翻译练习,从新闻、论文、小说等多类型文本中选取材料,这样既能拓宽词汇量,又能熟悉各种文体。理解并运用翻译理论至关重要,如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如何在保持原文信息完整性的基础上,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日汉互译的技巧,比如词性转换、句子结构调整,也需不断磨炼。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这部分,我认为关键在于积累和逻辑。对写作,要注重平时的阅读和思考,积累丰富的素材和观点,形成自有的写作风格。多读优秀的文章,研究其结构和表达方式,模仿并创新。至于百科知识,它涵盖了历史、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需广泛涉猎。我会定期阅读《中国社会科学报》、《环球时报》等,关注时事热点,并利用闲暇时间翻阅百科全书或在线资源来充实自己。知识点的记忆不是孤立的,尝试将它们串联起来,构建自有的知识网络,这样更能加深记忆。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我推荐使用番茄工作法,每25分钟专注学习,休息5分钟,既能保证高效学习,又避免过度疲劳。定期做模拟试题,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