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六月初,我就购买了肖秀荣的三本复习资料——精讲精练、1000题以及命题人讲真题的上下午篇。每学完一个章节,我就会紧接着完成对应的1000题练习。当暑假来临时,许多同伴都认为这么早就开始复习政治是在浪费时间。但我坚信暑假初期投入政治学习并不算早,毕竟那时我们才刚步入认真的备考期,心态相对轻松。到了9月,随着紧张感加剧,对待政治的耐心会明显减少。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稍有松弛就可能导致之前的积累崩溃。7月时你可能认为9月开始足够,但9月面对大量的背诵和阅读任务,又会期待依赖肖四、肖八、蒋五这样的押题集。然而,完全依赖押题是不现实的,为何不让自己的准备更加充分呢?全程的辅导课程确实会分阶段深入提炼知识点,这些阶段中也会反复强调最基本、最关键的内容,不断回顾以巩固记忆才是王道。完成1000题后,我还尝试了徐涛的优题库。跟从老师的指导很有帮助,因为他们能帮你找到易于理解的记忆技巧和方法。到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几乎做遍了市面上的各种押题卷,即使不到50套,至少也有30套。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众多考生而言,这无疑是一道难题。许多人都在这个阶段停滞不前,如果未能达到国家分数线,就算专业课程成绩优异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备考者们务必重视英语学习,从3月至4月起就应该着手背单词,每天都需要坚持,不可间断,切勿好高骛远。真题的练习至关重要,至少要完成五遍,彻底理解每一个单词和句子的含义,全面掌握语法规则。众所周知,考研词汇往往有多种含义,绝不能掉以轻心。此外,作文部分应提前准备几个模板,涵盖个人品质和社会现象等题材,避免使用不安全或千篇一律的网络模板,这样难以获得高分。你需要一些独特而富有文采的句子来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因为现在的英语作文评分是由多位教师共同进行的,即使第一个老师未留意到,下一个老师也可能会看到。因此,如果你不擅长写作,也不要乱写,简单诚实地表达通常会比胡乱拼凑得到更高的分数。至于翻译长难句,唯有通过日常不断练习才能提升,这部分在考试中的分值也不容小觑。总的来说,对待这门科目一定要谨慎认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语言学概论”,这是一门涵盖了语言本质、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广泛领域的课程。理解并掌握其精髓需对语言有深入全面的认识。我建议首先要把握基本概念,比如什么是语言,语言的本质是什么,再逐个攻破各个分支学科。例如,你凭阅读经典的语言学教材,如Chomsky的“Syntactic Structures”,来理解句法结构;凭练习发音和听觉训练,来深化对语音和音系的理解。定期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有的思考工具。
“中国语言基础”则更偏重于对中国汉语的历史、演变、方言、词汇、语法等方面的了解。这部分的学习需大量的记忆和理解,但并非死记硬背。我推荐使用比较学习法,比如对比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或者研究不同方言的特点,这样加深印象。多读经典文献,如《说文解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参与一些语言田野调查,亲身体验语言的实际运用,也能提升学术素养。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定期自我测试非常有效。我会定期模拟考试,检查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查漏补缺。讨论和交流也是提高的重要方式,找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探讨难题,或者参加一些线上线下的学习小组。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持续的学习热情和坚韧的精神状态会是你最好的武器。面对困难,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面对挫折,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