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八月份开始,每天一个小时,选择题:刷肖秀荣的1000题。刷了两边多。然后是看风中劲草,一遍一遍的看,我也不知道我看了几遍,把相似知识点用自己的方式标注出来。做完1000题,就做模拟题,我是把市面上能找到的模拟题都做了,大致包括:肖秀荣八套题,四套题,任汝芬四套题,蒋中挺五套题,任燕翔四套题等等。一定把不会的看明白,思路很重要。至于大题,我认为思路很重要,我只背了肖秀荣的四套题,顺便说下,肖老师真是业界良心,政治跟着肖老师,准没错。
考研数学方面:
推荐将此作为高等数学复习的指导。在学习数学时,我坚信重要的是触类旁通,不必沉迷于众多参考书籍,挑选一本由考研数学权威专家编写的书籍就足够了,我当年使用的还是12年版的老书。数学的概念本身并不复杂,但其应用却十分灵活多样,因此我不推崇题海战术,而是强调归纳总结。每解决一类问题后,应能清晰理解它所涉及的知识点及其应用方法。大致的复习计划是在暑期扎实基础,通读一遍教材(推荐使用同济版),是否完成课后习题依个人情况而定,我个人就没有做。暑假过后,开始专注于历年真题,它们是无比珍贵的复习资源。关键是确保每个题目都能彻底理解,如果有余裕,可以尝试一些模拟题;若时间紧张,那就专注于真题即可。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复习进度参考:5月前背单词,之后每天反复记忆。单词不好,绝对拿不到理想分数。(对于背单词有两种方式可行:A一个月快速解决所有单词,之后每天半小时复习,参考《杨鹏17天搞定GRE单词》。B做真题时候背单词,扫下10年真题,保证每个单词都会。A方法需要超人般的意志力,30天中大概有7天每天7-8小时背单词,虽然开始比较痛苦,但解决后半年无忧。B方法需要考研前就有一定单词积累,每天随着分析真题记忆单词,舒服惬意,但如果之前单词太弱,一张真题上70%单词都不会那也会很痛苦的)5-6月每天两篇英语阅读,可用的书老多了,但参差不一,《新东方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上半本偏简单,下版本偏难)、《张剑黄皮书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比较难,难在超纲单词多,但出题思路还不错),我用的这两本,其他的也没找到很满意。检验一本考研阅读理解书的好坏需要分析其考察点,这两个月也可以做份真题,体会出题思路,研究各路大牛的英语学习方法,7-8月关键时间段,开始研究考研真题,强力推荐《张剑考研英语真题黄皮书》,重点是每份真题的阅读理解。对翻译,研究翻译不到位的地方,抄录自己觉得很赞的表达句式,用在作文上。(这一套下来至少3小时,让你心力憔悴,但效果还是极好的,既练习阅读还巩固了翻译和作文,是前期打基础的关键)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主要包括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和物料衡算等几个部分。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科学,在学习时要理解并熟练运用伯努利方程,掌握流体静压和动压的概念,以及泵和风机的工作原理。这部分内容需大量的计算练习,凭实际问题来提升分析能力。
传热是化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深入理解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并能运用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等进行热量计算。传质部分涉及到分子扩散、涡旋扩散以及相间传质,理解并应用亨利定律和拉乌尔定律是关键。
物料衡算是化工原理中的基础工具,它要求能够按质量守恒定律,对系统内的物质流动进行精确计算。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建议大家多做案例分析,凭实际操作来提高自有的思维逻辑和计算能力。
在学习化工原理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实验和实践的重要性。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将它们应用于实际,真正理解和掌握。我常常利用实验室资源,亲手操作实验设备,凭观察和记录数据,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我还推荐使用模拟软件,如Aspen Plus,来进行虚拟化工过程的设计和优化。这种方式不仅锻炼计算机技能,还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实践和探索。
团队合作和讨论也是我学习化工原理的重要方式。凭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互相启发,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