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如果有充裕的时间,比如从春季的3、4月份就开始全力备考,可以提前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尽管每年的政治大纲会有变动,但这部分内容相对稳定,同时也是政治学习中的关键难点。预先理解和掌握能节省后续的学习时间。你可以随意找一本上一年的老肖精讲精练或大纲浏览,无需通读教材,因为教材内容过于宽泛,容易偏离复习主线,消耗过多时间。
我个人的正式复习是从大纲发布时启动,我会提前规划学习计划,并以大纲作为主要参考资料。大纲中的知识点阐述详尽,有助于深入理解,但字体较小,内容较厚,可能导致阅读疲倦。建议大声朗读以提高专注力,至少读两到三遍,并结合老肖的1000题练习一至两遍,强化记忆。在第二轮完成后,可以开始接触风中劲草,同样重复阅读二到三次。后期大纲可以作为辅助参考书,偶尔查阅。在此期间,除了做题和解决疑难知识点外,阅读速度要快。对于马原部分,只需了解其内容,不必深究,也无需背诵,重在增强印象。
时事政策的资料一旦发布,务必仔细阅读。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我国对政治教育愈发重视,时事部分的分值逐年增长,预计今年的选择题分值将达到十几分。
最后阶段的冲刺,应尽可能多地做模拟题的选择题,大题则关注解题思路。等到肖四出版后,全力以赴地背诵,大题要做到一字不漏。蒋中挺的五套卷可以选择购买,用于选择题练习,大题浏览一下即可,因为他的答案在政治表述上可能不够严谨。
考研英语方面:
这个成绩楼主还是很满意的。我觉得英语最重要的就是真题,你分析个五六遍真不为过。楼主应该是大三上学期考的六级,想着反正明年要考研,那时候看了一个人说,读篇英语文章把他用中文翻译出来,可以提高阅读水平,楼主就这样做,一直到考研,也偶尔会翻译一下,这说实话,为楼主后面翻译打了基础,这两项基本都没很准备,全是这打的底子。在复习过程中,我还做了张剑150篇吧,错的很多开始,很崩溃,后来八月份开始看真题,我觉得看晚了,一开始老不舍,但是确实可以六月底就看的。最后一个月准备的作文,有点仓促,楼主一开始挺急的,看那图片作文怕自己主旨分析的对,后来发现这也是多虑了,那时候就会看看作文书上的图片想想寓意,就酱。完形填空也没很练,就把真题上的做了做,反正就翻来覆去的分析真题文章,选项。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这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核心领域。对热力学,理解三大定律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是关键。掌握状态函数如Gibbs自由能、Enthalpy和Entropy的变化帮助预测反应的方向和平衡位置。在动力学部分,要深入理解速率方程、活化能等概念,并能计算反应速率。量子化学则需一定的数学基础,理解和运用波恩-奥本海默近似、分子轨道理论来解释分子性质。
我在复习物理化学时,强调理解非死记硬背。凭做题和解决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也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子模拟也是很好的实践方式。
有机化学,它是一门实验性强,且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你需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及反应机制。重点在于理解官能团的特性和它们如何影响化合物的反应性。例如,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醇的脱水反应,以及烯烃和炔烃的加成反应等。立体化学和机理分析也需重点掌握。
我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倾向于凭构建模型来帮助理解复杂的立体化学。我会尝试自己设计合成路线,以此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实验室的工作经验也对理解有机反应的实操过程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