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九月份开始复习的,不用开始的过早,也不宜过完。一是担心自己过不了线,而是复习的过晚,越到后期越焦虑,会影响到自己专业课的复习。只要有条不紊地开始就行。主要用的是肖秀荣系列。开始阶段是精讲精练与1000题。我是每天看一节,然后把配套的题做完。在专业课之余花时间做政治,这样不至于到最后焦虑地无从下手。大约到10月底这一阶段完成。在其中有一部分理解起来有困难,我就反复看精讲精练,还配合着红宝书,之后记忆的更加深刻了。后来肖老师又陆续出了形势政策部分,以及肖八、肖四。肖四的大题都要背过,所有考研人都这么认为!总之政治就是跟着肖老师走,背肖四。过线应该没问题。
考研数学方面:
基础阶段以教材为主,一星期一章,个别章节量大安排两星期。主要是先看教材本科教材或者同济、浙大的皆可(但要以数三的考纲为前提),挑一些教材课后习题来做。另外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争取搞懂每一道题。这一个过程是比较痛苦的,很多题目是似懂非懂,因此需要在比较模糊的地方做标记,下一轮复习的时候要在这些地方多花功夫。
考研英语方面:
在九月时,我的词汇量只掌握了不足一半,做起阅读理解真题,一套试卷竟会出错六七道。尽管我的英语基础原本还算可以(即使大学三年没怎么学习英语,四级和六级也只是勉强通过),但英语的核心无疑是词汇!为何阅读理解常常出错?归根结底是因为你不熟悉那些单词,换句话说,就是读不懂。因此,当九月看到这样的错误率,我感到十分焦虑,立刻寻找解决方法。如果你现在有充裕的时间,务必要开始积累词汇,无论选择哪种书籍,无论是按顺序还是乱序,别担心记不住,关键在于反复记忆。坚持到九月,你应该能记住大部分单词的一半以上,此时再运用曲线记忆法,效率将大大提高。大约五十天里,我早晚都会安排背诵,利用记忆表格,比如早上记A组,晚上复习A组,次日早上记B组,晚上复习AB组,我打印了一份按字母排序的基础5500词大纲,每天都如此进行。后来有人告诉我,实际上应该平均分配而非按字母顺序,但我在复试期间尝试平均分配后发现效果不佳,所以我建议大家依然沿用字母顺序。也许某天你需要背很多C部分的单词,而几天后E部分的单词却很少,不论数量多少,重要的是要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总之,我坚持背诵了十天,便明显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有所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喻。电路分析的核心在于理解并运用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等。对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要深入骨髓,在复杂问题中游刃有余。例如,欧姆定律不仅是计算电阻两端电压和凭电流的基本工具,更是理解电源内阻、网络分析的关键。
掌握电路定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诺顿定理、戴维南定理、超级定律等,它们帮助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更易于处理的形式。在实际解题中,灵活运用这些定理大大降低计算难度。要学会使用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来解决多电源电路问题,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需按题目特点选合适的方法。
再者,动态电路和交流电路部分是电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拉普拉斯变换在处理动态电路时非常有用,它的应用要求具备一定的复变函数知识。对交流电路,理解相量表示法以及如何进行相量运算至关重要。谐振现象、功率因数校正等内容也需深入理解。
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也是考察的一部分。凭动手做实验,直观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记得我在备考期间,经常利用模拟软件如Multisim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这对我理解和记忆电路知识帮助很大。
学习电路,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大量的习题训练。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理解上的盲点,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知识体系才会更加完善。保持对电路的好奇心,积极探索电路背后的物理意义,会学习过程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