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无线电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九月涉足政治学习,购入了肖秀荣的三本教材,起初专注于精讲精练,随后红宝书问世,我就转向研读它。我没有独特的学习窍门,当初觉得死记硬背太繁琐,加之我有过绘制思维导图的经历,于是决定将肖1000题转化为思维导图形式。这一过程从十月持续到考前,现在回想起那段手指酸痛的打字时光,不禁有些心酸,如果早知如此,或许会选择别的方法。不过,这个策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导图辅助,我顺利解决了选择题部分。在考试的前两周左右,我开始背诵大题,特别是肖4。我建议大家不必一字不漏地背诵,理解大意就足够了。
考研英语方面:
务必深入剖析考研英语的真实试题!前辈们建议别太早动手,以免后期无题可用。我是在五月底开始涉足真题阅读,初期专注于2005年至2012年的阅读,每天解决两篇,同时记录陌生词汇并写下相关句子以增进理解。第一轮主要是为了适应风格,感受真题阅读的难易度。完成这八年的阅读后,为了保持节奏,我又迅速处理了1997年至2004年的阅读,同样记生词,但不太关注准确率,毕竟这些年的题型与近年有些差异。进入七月中旬,我开启了第二轮对2005至2012年真题的精读。这一阶段我非常细致,每天做四篇阅读,接下去四天逐篇深入研读,参考解析书籍。由于时间充裕,我把每篇阅读原文打印了两套,一套调整行距用于逐句手译,对照解析做笔记;另一套保持原样,用于整理题目,剪下贴在笔记本上,题目在文章的位置也一并剪下对应粘贴。这个过程耗时耗力,每天只能完成一篇,但却极大地促进了后续的复习。时间紧迫的朋友可能不适合这种方式哦!暑假期间,我完成了这项浩大工程,对考研英语阅读策略有了深刻认识。十月至十一月初,我再次回顾了2005至2012年的真题,前期的打印资料和笔记发挥了关键作用。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上旬,我打印了英语答题卡,每周六下午两点到五点,模拟2013至2019年的真题,依旧认真分析并分类题型,只是省略了手动翻译的步骤。剩余的时间里,我不断查看已做的真题阅读笔记和错误,特别关注那些较难的阅读。这样算来,2005年至2019年的真题阅读我大约重复了四到五次,摘录的词汇也根据记忆方法背诵了好几轮。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量子力学,它是现代物理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量子力学的核心包括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测不准关系以及量子态的描述等。我会建议你首先要理解并熟记这些基本概念,凭解决实际问题来深化理解。例如,薛定谔方程的应用、氢原子的解等问题,都是很好的实践练习。量子力学的学习需数学基础,如线性代数和复变函数,所以务必确保数学功底扎实。
普通物理学,这是一门更为广泛的学科,涵盖了热力学、光学、电动力学等多个领域。对热力学,理解熵和自由能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是关键;光学则需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掌握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基本原理;在电动力学中,麦克斯韦方程和电磁场理论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多做实验和模拟实验,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对这两门课,我都推荐使用教材结合课堂讲义进行学习,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习题的练习不可或缺,它不仅能检验理解程度,还能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求助,与同学讨论,或者向老师教。
我想强调的是,虽然考试成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因这将是你未来研究的基础。保持好奇心,享受学习过程,你会发现科学的世界充满了奇妙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