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物理电子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考试中,面对选择题时,如果遇到难题,应信赖你的直觉,切勿轻易改动初步选定的答案,我自身的经历就是鲜明的教训。因此,那次考试我在修改了两道题目后,决定果断提前交卷离场。至于主观题部分,虽然需要展现一定的创新思维,但通常都有固定的答题模式。按照先阐述理论再结合实际的原则作答,这是我们早在初高中时期就被教导的方法。尽量详尽地回答,书写工整,层次分明,并做好标注,这样能让阅卷人一眼看清你的思路。备考初期,建议购买《疾风劲草》和考研大纲解析,仔细阅读一至两遍。对于选择题,完成《1000题》就足够了,接近考试时,可以做一些模拟试题如肖八、任四、蒋五,熟记这些题目的答案,重复复习是关键。大题部分,只用背诵肖秀荣的四套卷,他的预测准确率很高,即使没押中原题,也能帮助你找到答题的方向。务必全文背诵,政治科目主要就是巩固选择题知识,集中精力记忆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我这种数学渣,李永乐6+2都已经吃力了,张宇八卷和四卷做得更是天崩地裂。可以根据自己战斗能力选购。等十二月,淘宝上买到合工大超越五套卷,共创五套卷,回来自己复印。也都不简单,但是质量上佳,推荐好好做。基本考研后期就是每天上午三小时,按照考试时间疯狂刷题,然后抽时间认真总结。总之不能一点题目都不做啊,要不遇到了2016,2018的数学,还不是凉凉送给自己。当然接下来也许会简单一点吧。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英语方面,其实我英语真的很差,之前的三年考了四次四级吧,都没有过去,所以,你懂的,得是什么程度,这里可能也可以激励那些英语底子可能不太好的同学加油哦!从三月开始给自己定目标,其实三月到五月我还是在背单词,每天背160词左右,早上早起一个小时,晚上复习,如此,然后加上张剑黄皮书的阅读,练练手,虽然错误率都非常高,但也坚持一天一篇吧,保持语感。(ps:这时候还得准备四级,天天几乎满课的状态,所以对于学校安排的课程则是能逃则逃)英语这个千万记得坚持,突击不太适合,然后我从五月下旬开始的真题,都是写阅读理解,先是写的97到04的,这样到七月份左右就差不多结束我的第一轮英语复习,由于底子确实比较弱,所以学的非常吃力,七月我的四级成绩向自己证明了没有白费功夫,我的四级也跟随着考研的准备过了。到暑假后虽然也会背单词,但是占用的时间明显减少了,且记忆起来也相对轻松许多,再加上做阅读时累积的词汇,看考研文章感觉清晰了点,这里有一个建议,大家做真题的时候可以弄一个本,摘抄词汇,美句,不仅可以让我们把我考研那5000多词汇哪类常考,而且美句的摘抄也为我们的翻译以及作文积累了大量素材。这个时候可以做05到13的真题了,如果精力还有富余的话可以给自己加量,我是一天一篇阅读,然后自己分析,自己试着翻译。真题一定要自己动手,不能偷懒,真题也需要重复做,好多同学会说重复做脸答案都会记得,但是你真的做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就这样一直到考研结束,(ps也凭借着考研英语的坚持,下半年的六级考试,竟然也裸考过了,虽说四六级与考研英语不同,但是还是有相通性的,但是考研英语还是要放在首位的。)这些都是我不得已而为之的,英语真的没法说,所以如果英语底子较好的人可以直接跳过去,但是可以给英语底子较差的一个参考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确大学物理的核心在于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基础概念的理解至关重要,因它们构成了物理学的基石。例如,牛顿三定律、电磁场理论、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等,这些都是需深入理解的内容。我在备考期间,会花大量时间去阅读教材,反复思考这些基本概念,尽量做到融会贯通。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大学物理考察的重点。这就需熟练运用公式,进行定量计算。比如,在动力学部分,要学会如何按受力分析求解物体运动状态;在热力学中,要掌握如何利用能量守恒和熵增原理解决问题。我会凭做大量的习题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每做完一题都会反思解题思路,提炼出通用的解题策略。
再者,物理实验也是大学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旦大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解并能应用物理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同样重要。我在复习过程中,会查阅相关实验资料,模拟实验过程,尝试解释实验结果,以此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物理与数学紧密相连,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工具在物理中的应用无处不在。保持好的数学基础,能够帮助更有效地理解和解决物理问题。我会定期回顾和练习相关的数学知识,确保自己在需用到时能够迅速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