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取得政治高分的关键在于客观题部分,主观题的差异相对较小,难以拉开分数差距。准备时,我推荐熟记肖秀荣的《肖四》和《肖八》。我购买了《精讲精练》,《1000题》以及历年真题,从8月起启动政治复习。每天晚上投入两个小时专注于此,其余时间则分配给专业课和英语的学习。初次阅读《精讲精练》时,我会结合《1000题》同步进行,每读完一章就做相应章节的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并在书中标记错误点。《1000题》中的大题我并未完成,主要用来练习选择题。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一个半月,到了9月中旬,我开始第二次阅读《精讲精练》,这次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第一次阅读时标记的重点。同时,我搭配真题来做选择题,并快速浏览大题的答案。随后便是《肖八》和《肖四》的阶段,《肖四》发布较晚,所以在其出现前,我会认真对待《肖八》,模拟考试时间在上午限时练习。对于《肖八》的大题,理解并熟练掌握即可,不必一字一句背诵。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能够背诵当然是最好的。至于《肖四》的大题,则必须熟记于心。此外,我还购买了任汝芬的《最后冲刺试卷》,内容大致相似,掌握一套就足够了。主观题可以在考前冲刺阶段复习,但客观题的积累需要日常努力。
考研数学方面:
在所有科目中,我对数学颇有信心,因此备考显得较为轻松。我早在年初就启动了课本复习计划,确保在暑假前完整地过了一遍教材。暑假期间,我投入七月和八月两个月时间进行了李永乐复习全书的第一轮学习。之后,我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进行第二次研读李永乐,期间因回家停留了大约半个月,实际上的有效复习期为一个半月。紧接着,我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李永乐的第三次精读。接着,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回顾前三轮中的错题,以李永乐为主。到了十二月下旬,我开始接触真题练习,坚持每天一套,以此来迎接考试。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才开始复习的时候,就主要是背单词。我当时用的是朱伟老师恋练有词。特别提醒一下背单词一定要坚持每天背,一直到考试之前都要背单词的。因为我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再看长难句啊什么的,我就开始做真题,我真题买了好多份,一直做了好多遍。做的张剑的黄皮书,解析很清楚,又买了一份题。第一遍,我做了05年到12的。起初每一篇都是把不认识的词抄下来,把解析细细地看一遍。暑假过完,开学后每天依然坚持两篇阅读,做第二遍的时候仍然还会错一些自己错过的,这就是自己的薄弱地方,一定要记住。做第三遍的时候就快多了,差不多一天就能做完一张卷子阅读。我把近几年的真题留了下来,在后期做了三次模拟,然后继续按照上述方法多刷几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GIS的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GIS不仅仅是一个软件工具,它是一种集成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的系统。需掌握GIS的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过程,并理解它们如何协同工作。
在理论层面,深入研究了地理坐标系统、投影变换、空间数据分析等核心知识点。地理坐标系统的理解和应用是基础,投影变换则是将地球表面的复杂形状转化为平面图的关键步骤。空间数据分析则涵盖了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地形分析等多种高级操作,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实践方面,熟悉并熟练运用GIS软件,如ArcGIS或QGIS,是必不可少的。凭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例如创建地图、导入导出数据、进行空间查询和分析等。项目经验也很重要,参与一些实际的GIS项目,比如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估等,这样能提升实战能力。
学习GIS,我还发现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很重要。例如,结合遥感技术获取实时的空间信息,结合统计学进行数据分析,结合编程语言如Python进行自动化处理,都能大大提升GIS的应用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