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信赖肖秀荣的政治辅导资料,你的备考之路将无比顺畅!从九月起,你可着手研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搭配《1000题》。建议从较为简单的史纲入手,逐步深入到马原、毛中特和思修。初学者切勿急于求成,务必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尽量消除对政治学习的抗拒感。每读完一个章节,紧接着做对应的《1000题》,答题时不翻书,做完后再回书中复习。做题过程中,可以在其他纸上记录,标出错题,因为这个习题集至少需重复练习2至3遍,这可能需要1到1个半月的时间。十月中旬起,你可以开始接触历年真题,并且查阅《知识点提要》,它是《精讲精练》的浓缩版,更强调需要记忆的重点。继续做《1000题》,对已错两次的题目加强标注,这一阶段预计耗时一个月。九月至十月,主要精力仍应集中在选择题上。进入十一月,《考点预测背诵版》是你的新伙伴,开始熟记主观题的答题素材。再次过一遍《1000题》,多次出错的问题要特别留意,理清易混知识点和相关时间线。同时,完成《8套》的选择题,做好错题标记,每日背诵主观题答案。《8套》的选择题会涵盖许多细节知识,有助于自我检测。别忘了浏览《形势与政策》小册子,并时刻关注肖秀荣老师的最新资料。十二月,《8套》选择题再做一次,完成《4套》,持续背诵主观题答案。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肖秀荣准确预测了所有政治主观题,这些都在他的《8套》和《4套》中有所体现。选择题达到40分并不困难,主观题部分尽量多写。
考研数学方面:
平时练习要加快速度,不要拖拉,学会定时练习,逼自己在高压状态下思考,这才是考场的状态。很多同学一年自习下来,忘了考试的感觉,到了考研的考场上异常生疏,问题就在这里。平时的练习要拿出考试的态度来,给自己压力,加快做题速度。把660不会的看一遍也到11月了,这个月先把复习全书不会的例题过一边这个过程比较快了,然后就是400题一定要做两遍,很难。
考研英语方面:
有同学问到语法的问题~考研英语的语法其实和高中的差不多,不是很难,有一定基础的同学语法复习也可以忽略不计。考研最拿分的是阅读,几乎用不到什么语法,翻译题掌握从句的基本语法即可,至于作文,如果有能力就用点高级句式,没能力咱们还是准确在先,千万不要出现低级错误。9-10月继续研究真题,重复去做,注意的是留下最近2-3年的题不要碰,考前自测用。每天学英语的时间2.5h应该够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涉及决策理论、运筹学、系统分析、项目管理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例如,理解和应用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网络优化等运筹学工具,能帮助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了解决策树、效用理论等决策模型,有助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做出合理选。
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践。我会定期阅读相关的案例研究,如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公司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实际操作,以此来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尝试模拟实际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这对提升实战能力非常有帮助。
再者,对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模型,我建议大家不要畏惧,是要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方式。比如,凭绘制图表,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或者凭编写简单的计算机程序,直观地看到模型的运行结果。这种方法既加深了理解,又提高了解题速度。
团队学习也是我推荐的一种方式。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难题,互相讲解各自的理解和思路。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培养沟通协作能力,这正是未来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素质。
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也非常重要。我会订阅一些权威的学术期刊,参加在线研讨会,以便及时了解管理科学的前沿信息,这对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知识深度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