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主要说一下中期复习吧,这一阶段还是以做选择题为重心,把第一阶段做错的选择题再重新做一遍。通过第一阶段的复习之后,要思考自己在哪一部分或哪一章比较薄弱,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至于大题,你们可以看一看,训练自己理论运用于题目的能力。我当时把大题的复习放到了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没怎么复习大题,而是大量的训练选择题,因为即使有的知识点以大题的形式出现的机会比较大,其实他也有可能会出选择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训练多了,到时背诵也容易了,因为你已经看多了,记忆起来也方便。12月15日-考研结束:各种模拟预测题纷纷登场,这里首推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八套卷你都要当做考试一样对待,基本上三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套,完成一套之后看下答案分析,纠错,在风中劲草上标注,如肖秀荣第三套第1题,就标注“肖8三1”。然后过几天4套卷就会隆重登场,基本是人手一套,不要迟疑,买来赶紧把客观题做了,按照之前的流程对待客观题。接下来就是万众瞩目的主观题,大家从开始到现在还没有接触过主观题,4套卷就是专门为了主观题准备的,如果你不想留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政治上,那就建议你只背诵4套卷的主观题,背诵的时候主要要挑关键词背诵,自己想法子变通式的背下来,切忌原封不动的机械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我首先专注于复习线性代数,同步阅读教材并解答习题,这样的过程帮助我清晰了思维,让我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学科的框架。接下来,我以同样的方式处理高等数学,将课堂讲义与教科书内容相结合,自我整理笔记。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重复”是至关重要的关键词。特别是不断重做历年真题和反复梳理课堂笔记,我觉得这对我的最终成绩提升最为显著。自11月起,我就依据个人的理解,将真题解析和笔记整合成一份解题手册,并在每日做题前浏览一次,以此来延缓记忆衰退。到了后期,我会每天抽出时间在空白纸上默写这份解题笔记。如此一来,我发现自己的数学逻辑逐渐增强,解题也变得更加流畅。不断地归纳教师的笔记,以及三十多年的数学真题,最终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答题笔记,这使得我在考试时能自如地联结各个知识点,有条不紊地解答问题。
考研英语方面:
前期主要是记单词(红皮书),然后是就做一下阅读训练(张X阅读200题),我还把2000年以前英语真题做了一遍,题目比较简单,主要为了练一下手,找点信心。9,10月份可以用来整理做过的这些真题阅读,我是全篇翻译,连着题目也翻下来,记进脑子里去。此外还要做新题型,新题型分四种,总结出套路,就很简单。阅读每日两篇不能间断。翻译可以开始了,每日两句研究真题,方法同研究长难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化工原理中的术语如“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相平衡”等,都是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我建议在初学阶段,花时间把这些概念吃透,凭阅读教材、做笔记或者观看讲解视频来加深理解。
公式推导和应用同样重要。化工原理涉及大量的物理方程,如牛顿第二定律、傅立叶定律、达西-韦伯斯方程等。这些公式的理解和运用需反复练习,不仅要会背诵,更要能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我通常会在课后做一些习题,凭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
再者,实验和案例分析也是学习化工原理的重要途径。实验室的操作直观地看到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则帮助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问题解决策略。我会积极参与实验,并尝试从已有的化工案例中提炼出规律,这对提高我的解决问题能力非常有帮助。
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也不能忽视。化工原理的复杂性往往需集思广益,凭小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析问题。定期向老师教,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往往能为打开新的思路。
持续的学习和复习至关重要。化工原理的知识点繁多,只有不断地复习和应用,真正将其内化为自有的知识。我习惯每周抽出一天的时间,回顾本周所学,每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确保我对每个知识点都有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