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如果选择在北京应试,实际上政治复习无需投入过多时间,因为北京市的政治得分普遍不高,分数差异也不至于太大。我从暑期开始着手做肖秀荣的一千题,整个暑假我完成了两次练习,并对错误进行了梳理。到了十一月,新版本的一千题上市后,我又购买并再次做了两遍,同样重视了错题的整理工作。最具价值的资料可能是肖秀荣的最后四套模拟卷,我最终将大题部分全部背诵下来,结果在考试中全都命中了。当然,每年都会有反押题的情况出现,这是难以避免的。总的来说,政治复习关键在于后期的全力冲刺,但前期的基础准备也必不可少,特别是客观题的部分,并不会消耗太多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自大三上学期起,我开始阅读书籍,首选的是同济大学出版的第三版高等数学,尽管推荐版本为第六版。但我发现第三版已经完全满足我的需求,而且篇幅更短,排版清晰,相比第六版那些密集的小字,我看起来更加舒适,不容易感到头痛。因此,我选择以这本书作为主要学习资料。初次通读时,我专注于解决书中例题和部分课后练习题(通常会选择只做奇数或偶数题目,因为它们在概念上相似),目的是大致掌握知识框架,使自己心中有数。
进入强化学习阶段,数学的学习重点转向制作笔记、复习笔记以及研读张宇的18讲和9讲。
考研英语方面:
虽然英语并没有太好,但也算ok,至少四六级都过了,那么三四月我只是背单词,在这里推荐一下刘一男的词汇书吧~真的很有技巧,可以用词根记也可以编一个故事来记,很好玩,和我们高中背单词的方法不一样~这样自认为比较快。然后就是做阅读,暑假前把04-15年的阅读做了一遍…没什么感觉没什么记忆~建议用张剑的黄皮书+何凯文的阅读,张剑的讲解非常全面,而凯文的答案解析一针见血~也偶尔有一两个技巧可以用的上。暑期的话,每天下午两点开始做两篇张剑150阅读+一篇完型或新题型或翻译,完型和翻译都是做真题,新题型做真题和张剑30篇。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系统分析、设计和优化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如劳斯判据、赫尔维茨判据),系统的时间响应特性(如超调、振荡、上升时间等)以及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需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建立清晰的系统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无论是线性还是非线性系统,都需理解其动态行为,并能凭数学工具进行描述。例如,掌握如何将物理问题转化为传递函数或状态空间模型,这对后续的分析和设计至关重要。
对控制系统的设计,PID控制器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需熟练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参数调整方法。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控制、输出反馈控制和最优控制等,也需有一定的了解。
再者,频率域分析是另一个考试热点。你需理解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会绘制伯德图,理解和运用尼奎斯特稳定判据。这部分内容可能涉及到复杂的计算,所以平时多做练习题,熟悉各种图表的解读,对提高解题速度非常有帮助。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实践”是最好的策略。理论知识需深度理解,习题练习则是检验理解程度和提升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参与讨论或者找一个学习小组,共享解题思路,互相提问,加深理解和记忆。条件允许,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这会你对自动控制原理有更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