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艺术设计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上,要想取得优于他人的成绩,无疑需要加倍的努力,因为其投入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如今已是八月,正是启动政治复习的好时机。政治的知识点表面上看似简单,然而真正掌握并运用却并不容易,这一点与记忆英语单词颇有相似之处。得益于老师的指导,我学会了运用理解性方法,减少了机械记忆的工作量。普遍来说,多项选择题是大多数人的难点,而应对之道就是不断练习,多做题目,通过反复回顾提高准确率。我自己完成了1600题集(作者已忘)和肖秀荣的1000题(这本书非常出色,包含了详细的选项解析),以及任淑芬的序列二,尽管初期正确率堪忧,但这正是必经的过程!特别是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肖秀荣、任淑芬、徐之明等名师的最后几套模拟题,一定要买来完成并背诵。不要纠结于是否能押中题目,就像高中时的每月测验,我们从未依赖过押题,只需视作模拟考试,每多做一套,你就比他人多一分实战经验。对照答案,深究自己的错误,相信你的能力会显著提升。切勿忽视真题的演练与分析,它们才是你考试的根本所在。
考研英语方面:
九月中差不多真题全部过完了一遍,接下来真题第二遍,这时候主要研究真题的出题思路和每一个选项的题型,一般都是细节题,要在不看解析的情况下找到题目正确答案的出处,不断总结,真题其实你做多了你会发现也就那么回事,都能在文章中早点出题的点。这时候也是做套卷,安排每四天解决一套真题(9套卷子,第一天做,第二天看阅读1、2,第三天看阅读3、4,第四天看完形填空和翻译,这个时候要保持做陌生阅读题的手感)。你这时候做题目肯定会记得答案,因为第一遍很认真去理解题目,没关系,这个阶段我们主要理解出题思路(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你看着每道题目你能知道这是什么类型题目。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设计史论,这是一门需深度阅读和理解的科目。它不仅仅是记忆设计师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更是要理解他们背后的设计理念和时代背景。我建议大家从宏观到微观,先把握设计发展的大趋势和流派,再深入研究每个时期的主要设计师和代表作。多读原著,如包豪斯的理念,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等,这些都会帮助你形成自有的设计观念。定期做笔记和思维导图,将知识体系化,这样在复习时会更加清晰高效。
设计素描则是实践性极强的一科。它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需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我每天都会坚持素描写生,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以此提升我的手绘技巧和空间感。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如光影处理、线条运用等,也能拓宽创作视野。不要忽视对现代设计元素的理解和应用,比如平面构成、色彩理论等,这些都是设计素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对设计史论,我特别强调理解和思考,设计素描则更注重实践和创新。两者的结合,我在考试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展现出全面的设计素养。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需持续的投入和耐心的磨练。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不仅是为考试准备,更是对艺术设计的热爱和追求在推动着你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