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设计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我的计划基本上是合理的,毕竟大多数人都遵循相似的时间表:从9月中旬到10月底,按照大纲或肖秀荣的书籍复习一遍知识点,并且疯狂地做两次1000题。后期,由于大题的准备大家相差无几,关键就在于选择题来拉开分数差距。关于1000题,一个小技巧是购买两份,一份用于练习,另一份用于标记错误和做笔记。我甚至不介意破坏书籍,将一本钉在一起的题目和答案撕开以便更方便查看。
我意识到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做选择题时不思考,错了也就算了。我没有去深究错误的原因,也没能对照大纲找出知识盲区。因此,在后期冲刺阶段做模拟题时,我发现漏掉了很多重要知识点。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效仿我,务必珍视每次犯错的机会,最好是多错,然后彻底理解错题。说到参考书,我高度推崇肖秀荣老师的教材,他的资料简洁有效,他自己曾是命题组负责人,对考研政治的见解也很客观。所以我完全信赖肖老师,初期只买了知识点精讲和1000题,接着感觉需要了解真题的解答模式,我又添购了真题解析。随着时间推移,我还购买了他的时政分析、背诵要点以及模拟题等全套资料。跟着肖老师的指导,应对政治答题的方向大致不会偏离,再加上他最后四套题的高命中率,这给了我很大信心。
考研英语方面:
强调下作文,作文30分,有大小之分。在这里说说作文模板一事,个人认为背模板还是很重要的,当然只是针对自己写的远不如模板套出来的同学。如果你出口成章,下笔有神,模板当然只是个废物。个人愚见,大多数人还是需要背模板的,先背背模板,积累一些好的词汇,好的句子,好的表达,最后自己多写写,最好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把模板适当改改,比如替换替换单词,糅合几个句子。这样你的作文即便不能出彩,但也能保证不拖后腿。总而言之,尽用模板,不如不用,别太依赖模板,要灵活一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设计理论,这是一门需深厚人文素养和广阔视野的科目。它涵盖了从历史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的设计思想演变,包括但不限于设计理念、设计哲学、设计流派以及设计师个案研究等内容。我建议首先要构建一个全面的时间线,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设计风格和代表人物,如包豪斯、艺术装饰风格等。深入理解各种设计理念,如人性化设计、可持续性设计等,并尝试将其与实际案例结合分析。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书籍能帮助你深化理解,但,理论的理解需实践的支撑,尽量多看一些经典设计作品,从中寻找理论的应用。
设计基础则是更为实践性的科目,包括了色彩理论、构图原则、形态语言等基础知识,以及手绘技巧、模型制作等技能训练。这部分的学习,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动手实践。理解色彩的情感表达和构图的视觉引导规则,凭不断的绘画练习来提高自有的表现力。不要忽视模型制作,它是将二维设计转化为三维空间的重要环节,提升空间感知能力。你选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理解不同材质的特性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创新思维也是设计学科的核心。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要培养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这需你保持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不断提问并尝试解答。设计往往源于生活,所以,观察生活,从日常中寻找灵感,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