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分数虽不高,但考虑到北京竞争激烈的环境,还算过得去。就算你的准备无懈可击,最多可能也就比我高出几点。把这些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程中,你的收获将远超这一点点分数。我是九月中旬启动复习的。接下来具体分享一下:
1) 复习启动时间:如果你是文科生,九月开始;理科生则最好提前到九月前解决哲学部分,随后九月进入全面复习阶段。政治底子好的同学,十月起步也绰绰有余。
2) 书籍推荐:购买大纲的话,可以选择复印版;大纲的主要功能不是背诵,而是充当查找不足的“词典”。我个人倾向于《风中劲草》,其背诵版足矣,练习册则不必选它。若遇到书中未涵盖的内容,对照大纲查阅深入信息。至于练习题,肖秀荣的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3) 学习顺序:有些人先看完书再做题,有的则是边看边练。每个人习惯不同,但我提议,最好先熟记知识点后再适量做题。不要盲目刷题,与其十分钟做十题,不如专注五分钟记住一个知识点。
4) 政治科目拉开的分数差距有限,但达到分数线是最低要求。通常,政治过线并不困难,只要认真备考,应能顺利过关。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起,我尝试用红宝书学习词汇,但发现并不适合,于是转向拓词和扇贝作为背单词工具,而查阅单词我更倾向于使用海词,因为它的释义与真实考试中的含义较为贴近。有时,我会用金山词霸来补充查词,因为它在某些情况下能提供海词缺少的含义。对于1997到2005年的历年真题,我的方法是做完一篇后深度剖析并翻译每一句,关键是要弄明白错误的原因。对于2005年之后的题目,我会按照考试时间限制完整地做一套(作文除外)。当无题可做的时候,我购买了何凯文的最后几套模拟卷来保持手感,尽管市面上的模拟题质量参差不齐,不必过于纠结正确率,主要是为了实战演练。关于写作,我在十月开始接触高分范文,我觉得模仿模板并不理想,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句子并融入自己的风格会更好。同时,别忘了锻炼描绘漫画的能力,记下真题中不会写的词汇,说不定在考研时就能派上用场。个人觉得张剑最后几套试卷的阅读部分不太理想,但作文值得一看。对于新题型,掌握一定的技巧(如关联词、首尾句等)很重要,我觉得选择标题相对简单,填段也还可以,最难的是排序,需要通过关联词和首尾句来定位,务必耐心读完全文,理解透彻才能做好,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过,今年的排序题相对容易,存在明显的时间线索。
考研专业课方面:
政治学理论是一门深度探讨政治现象和过程的学科,它涉及到权力、国家、民主、公正等核心概念。在复习时,我对经典的政治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研读,如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理解他们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框架。关注当前国内外的政治动态,凭新闻和学术论文,了解并分析实际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还特别注重笔记整理,对每个理论进行提炼和归纳,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我在准备这门科目时,首先确保了经济学基础知识的牢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深入研究了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如比较优势、关税、自由贸易区等内容,并凭阅读企业案例来理解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对管理学部分,我重点关注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等方面,尝试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还会定期做模拟题,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为重要。对复杂的概念,我会尽量用自有的话解释清楚,凭讨论和教学相长的方式加深理解。我也习惯于用思维导图来梳理知识结构,这对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有帮助。保持好的学习节奏也很关键,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