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可以说是四门学科中性价比最高的,不必过早复习,我的政治复习也就是从10月1号正式开始的(大家也可以9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政治是得选择题者得天下,10月份和11月份主要做选择题,我是结合《精讲精练》和《1000题》进行复习的,基本上就是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1000题》。个人认为《1000题》比较重要,几乎覆盖了所有重要知识点,《1000题》我做了有三遍,第一遍做完把错题标出来,第二遍把错题再做一遍,并结合课本和答案理解透,第三遍是在考前半个月内完成的。此外大家也可以买本《风中劲草》背一背。11中旬各种预测卷也相继出售了,我建议大家可以都买一套,主要刷选择题,如肖秀荣八套卷、蒋中挺五套卷、任汝芬四套卷、肖秀荣四套卷等。至于政治分析题,11月中旬也可以着手背了,主要背肖秀荣四套和蒋中挺五套,今年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命中率很高,通常情况下,把肖四和蒋五背完,分析题一般是没问题的。
考研数学方面:
6-9月,第二次刷《复习全书》,重点突破之前标记过的不会的题。同时用心做好讲义上的例题,后期可以刷一刷《660题》的选择题,每天给自己规定一定量任务。强化阶段数学的主要工作:做笔记,复习笔记,做张宇18讲,9讲,做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成绩平平,我想分享一下我个人的复习策略,或许能为你们提供一些借鉴。我提前很久就开始准备英语,大约在11月时开始啃单词,持续不断地学习。那时候,我的四级词汇量相当有限,买了本《恋恋有词》,但每天只能艰难地看完五页,最终选择了另一种方法。我采用的是结合真题来记忆单词,挑选早期年份的试题,自己查阅生词,做笔记,遇到困难就请教老师。考虑到考研英语中常出现高频词汇,通过真题来学习可以提高效率。到了8月,我开始专心背单词书,每天两单元,总共复习了两遍多,将不熟练的单词记入笔记本,利用早晚时间温习。接下来是真题练习,我在9月前完成了过去十年的试题,至少做了两遍,确保每篇阅读中没有陌生单词,每个句子都能理解透彻。10月,我主要专注于归纳各类题型和解题技巧。至于作文部分,需要积累一些个人特色的句子。最后,留出最近三年的真题,用于模拟考试,寻找答题状态。总的来说,就是不断背单词,反复做真题,务必掌握每一个单词,理解每一句话,从错误中分析自己与命题人的思路差异,对每个题目都不能掉以轻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传热学”是一门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对能源动力专业的学生,它是基础且至关重要的。理解并掌握其基本概念是第一步。比如,热传导、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三大传热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都需深入理解和记忆。特别要强调的是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和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至关重要。理解理论后,需凭做题来巩固和应用。例如,计算导热微分方程、分析对流换热过程、评估辐射换热效率等,这些都要求能够灵活运用公式和理论模型。在此过程中,多做一些经典的例题和历年试题,帮助你熟悉解题思路和方法。
再者,实验部分也不能忽视。上海交大的传热学课程往往会有相关的实验设计,凭亲手操作,直观感受和理解传热现象,这能极大地提升理解力。记得要细心观察,认真记录数据,并学会分析实验结果。
利用现代技术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有很多在线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都有优质的传热学教程参考。参与讨论小组或论坛,与其他同学交流疑难问题,也能促进学习。
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和毅力。传热学有时会显得复杂抽象,但只要坚持不懈,逐步深化理解,你会发现它的美妙之处。每天定时复习,及时梳理知识框架,将有助于你更好地吸收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