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刚开始复习政治时,我每天投入一小时,直到最后一个月冲刺阶段才增至每日三小时。我没有过于专注于此,但最终成绩让我感到满意。九月期间,我每天研读精讲精练,并配合完成1000题的相关章节练习,每完成一章都会构建知识架构并整理错误题目。进入十月,我完成了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通过错题分析来填补知识空白,月底时重温了1000题的错题。十一月,我开始关注真题中的简答题解答策略,拿到八套卷后便开始进行限时模拟,每天一套。十二月,我两次复习了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同时回顾了错题集,在考前一周,我集中精力背诵大题的答题思路。
十一月底,肖八发布,我针对自己常犯错误的部分章节进行了快速复习。十二月初,肖四问世,我每天下午安排一半时间背诵半套大题,坚持了八天。有的人选择连续两天全天背诵,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完成四套卷的背诵后,我又抽出两天时间整体温习了一遍。考前一天的下午和晚上,我再次回顾了肖四的大题、肖八的选择题以及肖的时政选择题,幸运的是,考试中遇到了一道时政原题。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定要注重方法,平时的做题习惯很重要,千万不要注重快,要注重精,说一下我的复习计划,大三下学期由于我们课很多,而且万恶的老师经常性的点名,我用于考研的时间很少,主要就是晚上和周末,下学期我主要看了一遍课本,把课后习题做了一遍,不过现在看来,课后习题没大有不要做,如果你的时间充足,你可以做,如果不充足,你可以只看课本,因为到时候复习全书上的题就够你做的,暑假期间,我就回家呆了六天,暑假是最难熬的,天气很热,而且学校餐厅的饭简直不是给人吃的,坚持住就是胜利,你们可以这段时间开始做全书了,李永乐的,陈文灯的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然后九月份主要做了一下李永乐的660题。660题很好,基本上填空选择的题型全都包含了,你把它做透了,多看几遍。十月份开始做模拟题,我主要用的是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这套题很难,做的时候很受打击,不过做完之后,感觉有很大收获,到十一月份开始做真题,这时候做真题感觉就很简单了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初期复习效果不太理想,我未能按原定计划在10月开始准备写作,导致只能在考试前的一个月匆忙了解作文格式并记忆模版,这不是一个明智之举。根据我个人有限的经历,深入分析英语一、二历年的作文真题确实很有帮助,无论是模仿写作还是直接背诵高质量的文章都是有效的方法。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文地质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动规律以及与其环境的关系。你需深入掌握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如渗透性、饱和度、含水层的概念,这些都是理解地下水流动的基础。要熟悉水文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这对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机制及其动态变化是考试的重点。理解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包括降水入渗、河流侧渗等,以及排泄方式,如蒸发、上升泉、地下径流等,能帮助预测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这对水资源管理极其重要。了解地下水污染的机理和防治策略也是考试的常考点。
再者,水文地质模型的建立与解析是难点也是亮点。如何运用Darcy定律进行地下水流动模拟,使用MODFLOW等软件解决问题,这些都需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实践中,你可能需凭实验和实地考察来加深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多做实例分析,模拟实际情境,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问题中去,这样既能提高兴趣,也能增强记忆。利用好教科书、参考书和网络资源,广泛涉猎相关研究论文,拓宽视野,提升深度。
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也非常重要。定期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探讨难题,激发思考,互补不足。及时向老师教,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往往能给你带来启示。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必不可少。凭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找出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持续的学习和不断的反思是通往成功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