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没有特别花时间,是十月份开始准备的,前一个月每天2小时,后来每天3小时。资料书方面是一路跟随肖秀荣老师的。一个系列都买了,但是真正用到的也少。资料书是这样的,买多用杂都特别耗费时间和精力,很容易吃力不讨好。风中劲草我近两年都买了,但是这个真的很干货,用起来干巴巴的,个人觉得不大适合政治基础知识不好的童鞋用哈,因人而异,我总是用不下去但是又因为太干货舍不得丢,对哒买资料时候常常深井冰发作啊{:7_333:} 二战后就学乖了,只用肖秀荣的1000题,再用他的知识点提要对照,再就是后面的肖8肖4,去年肖8质量很高,到最后冲刺阶段非常夯实信心,当然肖4是必备的,每年都能压到题是必须的。
考研数学方面:
初期,我侧重于研读李永乐的全套复习资料,并且深入阅读了主修教材超过两遍,确保完成所有课后练习。得益于大学一年级时坚实的数学基础,我在这个阶段进展迅速,完成了张宇的36讲大约一半的内容。实际上,考研辅导书籍需要反复操练,遇到难题不必急于求解,可以暂时搁置,留待后期强化冲刺时再攻克。每日早晨,我会重温前一天的学习内容,回顾未完全理解的问题,深思熟虑,这是提高效率的最佳学习策略。此外,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同样被我精做了三次。并且,我还浏览了12年和13年的版本以加深理解。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的一大难题,英语的复习是彻头彻尾的复习,从准备考研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断过。英语的我感觉主要是单词、阅读和作文。单词的复习是日积月累的,每天早晚的必备功课,我用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一个小本本和英语四级词汇那么大,这个是根据那个遗忘曲线定制的,感觉还好用。英语的复习资料只用真题,研究真题,反复斟酌真题,真的有里面的命题套路。总的算下来我用了三套真题,先自己通篇翻译做了一遍,然后又快速阅读做了一遍,当然这三遍并不是连续做的,有时间间隔的。英语阅读前期每天一篇,全篇翻译特别浪费时间。有时候还错的特别多,十分枯燥,不过仅仅是练习,又何必太在意,出错是正常的,你要知道你错在哪里!英语的复习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看完政治后开始背英语单词,做英语阅读。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油(气)层的基本物理属性是基础。这包括了解油(气)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它们决定了油(气)层的储藏能力和流动性能。深入理解这些概念,需具备扎实的地质学和流体力学知识,这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掌握油(气)在地层中的行为规律是关键。例如,油水两相或多相流体在地层中的运动、油气藏的压力变化、温度影响等因素,都需凭复杂的物理模型来描述。这里,要学会运用渗流力学理论,凭解析或数值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再者,实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凭模拟实验,直观感受油(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动态过程,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参与实际的油田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也是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记忆更重要。对复杂的公式和理论,不应只是死记硬背,应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能帮助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团队合作和交流同样重要。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分享学习心得,激发思考,拓宽视野。教师的指导也不可或缺,他们的经验与建议往往能给带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