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我觉得我付出时间较多也最有成效的,第一年政治报了班,但是由于比较依赖报的班,做题比较少。而且比较相信政治背肖四就可以了,汲取到第一年的经验,这一年我改变了学习方法,应该是进复试同学里最高的,政治过线要背肖四,要做好选择题,把教材看了看,从暑假就踏踏实实的做肖秀荣的1000题,每天看一章做一章,做完后用专门的错题本记录,每次做完后错题一定要认真地看,认真的看解析,找到你不知道的知识点,记忆。我的1000题应该是做了四五遍,第四遍和第五遍是只做错题,孰能生巧,肖秀荣1000题一定要好好利用。后期要多做各种模拟题,多见题。肖八、肖四出来后也要同样认真刷题。
考研英语方面:
从十一月至十二月期间,我专注于提升写作技巧,主要参考王江涛的作文教程。不过,关键仍在于记忆,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作文,都必须背诵。我习惯清晨起床后仔细朗读一篇作文,然后在晚上大约十点半完成一天的学习后,将其背诵出来,并同时进行默写。在这个阶段,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新的文章进行阅读练习,我选择了朱伟的题源报刊阅读,感觉效果平平,但主要是用来熟悉不同类型的文章,毕竟考研不太可能遇到完全相同的题目。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基础,这个科目主要涵盖了现代汉语语法、词汇、语音以及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你需深入理解并掌握语法规则,如词类、句法结构、虚词的用法等。古汉语的学习也非常重要,包括诗词文言文的理解与翻译。我建议多阅读古籍,提升古汉语语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自己分析句子,找出规律,并凭做题来巩固记忆。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则更偏重于教学理论和实践。这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以及语言测试等方面。理解并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比如任务型教学、情境教学等,是非常重要的。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能帮助你更好地进行跨文化教学。这部分的学习需结合实际案例,尽可能多地参与模拟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应变能力。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精读+泛读”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对教材,要精读每一章,理解和消化知识点;对课外资料,广泛涉猎,扩大知识面。定期做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你熟悉考试风格,找到自有的薄弱点。组建学习小组,互相讨论问题,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式。
对古代汉语,我推荐使用《古代汉语》作为主教材,配合《汉语成语故事》等辅助材料,既增加趣味性,又能加深理解。对教学理论部分,除了课本,还阅读一些教师的专业论文或教育心理学书籍,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