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高中专攻理科,对政治的认识几乎为零,直到考研前夕。有些同学早在暑假就开始了政治复习,而我则是依赖大纲解析,虽然有人提议参考精讲精练,但我认为选择任何一本专心研读都能达到效果。首次学习时,我会先听教师讲解(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原理部分),接着阅读大纲解析一章,并完成相应的1000题,不过答案最好写在笔记本上,因为需要反复练习。遇到错误题目,我会回到大纲解析中寻找答案并用红笔标注,这样每完成一章节,实际上等于重新温习了一遍大纲解析。我的学习节奏较慢,到八套卷阶段,我已经将大纲解析和1000题分别做了两次。正确利用八套卷的方法是专注于选择题,错误题目回查大纲解析,主观题则只关注第一道马原题,观察其分析思路。至于肖秀荣的四套卷,其主观题要求全文背诵。《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这本书非常流行,汇集了所有关键考点,类似于简化版的大纲解析,适合后期迅速回顾。然而,我个人更倾向于大纲解析,因为它提供了详尽的解释,而非简单的条目列举,所以我并未过多使用《风中劲草》。在整个备考期间,英语和政治的准备相对较为轻松。如果你对政治不感兴趣,尝试去接纳并喜爱它,你会发现政治很有趣。马原中的理论方法有助于我们应对日常生活的问题,学习近现代史时,要能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时间轴,串联起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考研之路漫长,不要总想着何时才能解脱,这样只会让你心浮气躁。相反,适应现状,专心思考如何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才是明智之举。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是关键时间段,开始研究考研真题,强力推荐《张剑考研英语真题黄皮书》,重点是每份真题的阅读理解。推荐使用“真题五步法”,a第一步先做题b不对答案,逐字逐句翻译全文c对答案,分析自己到底是哪里错了,记录下来d对翻译,研究翻译不到位的地方e抄录自己觉得很赞的表达句式,用在作文上。(这一套下来至少3小时,让你心力憔悴,但效果还是极好的,既练习阅读还巩固了翻译和作文,是前期打基础的关键)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理解并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是基础。这需大量的阅读和记忆,但我发现,将这些知识放入历史的大背景中去理解和分析,会更有助于记忆。例如,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如何催生了现代白话文,或者鲁迅的小说如何反映社会现实,这样的关联性思考能帮助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理论部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要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读具体的作品,这样既能检验理论的理解程度,也能提升批判性思维。
文学评论写作是对理论应用的实际操练。在我看来,好的评论不仅仅是对文本的解析,更是个人见解和深度思考的表达。我通常会先通读全文,把握整体脉络,选一个或几个切入点进行深入剖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尽量引用文学理论来支撑我的观点,使评论更有说服力。练习写作的过程也是不断打磨语言技巧的过程,要注意遣词造句的精准性和逻辑结构的清晰度。
我建议定期做笔记和复习,将复杂的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帮助理清思路,巩固记忆。多参与讨论和交流,无论是线上论坛还是线下读书小组,都能提供不同的视角,激发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