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要想在政治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关键在于做好客观题部分,因为主观题大多数人都相差无几,不易拉开分数差距。推荐使用肖秀荣教授的《肖四》和《肖八》,熟记其中的内容就足够了。我购买了《精讲精练》、《1000题》以及历年真题,从8月起开始复习。首先,我跟随着教师的课程进度学习,教师讲解了大量的知识点和实用信息,并结合实例帮助理解,这使学习变得轻松易懂。我会每天晚上投入两个小时来阅读《精讲精练》,其余时间则专注于专业课和英语的复习。第一遍阅读时,我配合《1000题》来做选择题,每读完一章就做对应的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标记出错误的部分。对于《1000题》中的大题,我并未做完整,而是以练习选择题为主。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一个半月,到了9月中旬,我开始第二轮阅读《精讲精练》,这次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第一次阅读时书中标注的重要点。同时,我会配合真题做选择题,并浏览大题的答案。接下来就是《肖八》和《肖四》的阶段,《肖四》发布时间较晚,因此在此之前要充分利用《肖八》。我通常会在上午模拟考试时间做《肖八》的选择题,至于大题,只需写出要点,快速完成,不需要一字一句地背诵。然而,如果时间允许,背诵当然是最好的。对于《肖四》的大题,则必须熟记于心。此外,我也购买了任汝芬的最后冲刺试卷,尽管内容相近,但掌握一套就够了。主观题可以在后期冲刺阶段集中复习,而客观题则需平日里不断积累。
考研数学方面:
11月到考前,错题本过一遍,模拟题精点后面有(网上有最后密押几套卷可以买来练一练)一周模拟两次。12月份,做了张宇最后八套卷,做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我做的时候总是会因为粗心错一些题目,结果考研的时候也栽了个跟头…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种细心的能力。另外,我还做了合工大五套卷,题目质量很好很好,也推荐给大家。最后的冲刺阶段,主要是巩固知识,做多少题目并不重要,放平心态,查漏补缺。
考研英语方面:
笔试基础不弱,听力什么的就比较一般,不过初试不考听力,对我来说是很大的优势。英语用的主要是张剑的大黄书,朱伟的恋练有词,王江涛的作文。先说说张剑,大黄书主要是对历年真题进行详解,朱伟的恋练有词是我每天看两个单元记下来的,我用的是绿皮版,再说作文,作文的话主要是要仿写,一味地输入却不输出的话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看范文进行仿写,慢慢的就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顾名思义,是对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描述和分析,它主要由静力学、动力学两大部分组成。在静力学部分,学习了力的平衡条件,了解如何凭受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动力学部分,牛顿三定律、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以及能量守恒等概念则是核心。
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比如,质点、刚体、力系、约束这些基础概念,它们是构建整个理论力学体系的基础。要深入理解牛顿三定律,这不仅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也是物理学的基石。
熟练运用公式和定理是提高解题效率的重要手段。例如,动能定理、功的定义、保守力做功与势能变化的关系等,这些都是经常需用到的。对复杂的动力学问题,往往需结合角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来求解。
再者,掌握解题技巧也十分必要。在处理多体问题或复杂系统时,尝试用质心坐标法、虚功原理或者拉格朗日方程等高级方法。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将复杂问题化繁为简,使得计算更加直观和简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力学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习题练习。我建议大家定期做一些经典的例题和历年真题,这样不仅熟悉题型,还能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本质比公式更重要。在复习过程中,尽量从物理意义上理解和记忆每个概念,不是死记硬背。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力,也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