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约10月才开始准备,开始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每天花费在政治上的时间相对较长。政治方面,我的分不高,借鉴意义不大。值得一提的是,政治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我当时做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不夸张地说,三道错两道。但是,多练练,你能找到出题的感觉的。千万别放弃!!大题方面,我背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考前我很焦虑,失眠,看了卷子,才发现大题并不为难学生!另外,风中劲草的第一册,拎出了要点,有些帮助,第二册是练习,第三册是答案。(我没怎么做它的练习,不予置评)。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我没来得及背完。选择题还是有些帮助的。
考研数学方面:
在初期阶段,我仅限于研读教科书。我会计算阅读时间,设定目标在暑假前完成一轮复习。课后习题我大部分都做了,初次遇到的错误题目会被我标注出来,那些我认为重要的错题后来我又重新解答了一遍。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有些章节并不在考试范围内。你可以查阅考研辅导资料来确定考试内容,或者直接参照大纲列出的各章知识点进行比对学习。这个时期相对轻松,有时还需要兼顾其他课程,平均下来,每天投入到考研学习的时间大约只有五个小时。一旦完成了当日的学习计划,我就会满意地离开自习室,享受悠闲的生活。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复习的重点还是单词,但是不同的是后期看的单词都是之前做笔记记录的不认识的单词、或者熟词生义或者生词熟意,单词几本书过了很多遍了,我把不认识的单词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每天就是反复看陌生的单词,除了单词就是做阅读和翻译,阅读就是做完,划词、长单句、翻译、笔记,不断的循环往复,开始做的是阅读真题后来就是阅读模拟题,一般都是两遍以上,再后来真题基本上在4、5遍,长单句能背诵最好,有的好句子我会摘抄下来,记录在笔记本上,留着作文用(这步骤说实话没有贯彻到位,否则最后也不至于慌张找作文模板)对于真题,很多人都刷了两三遍。英语基础不好的,多刷几遍真题还是有用的;基础还不错的,根据个人情况和时间分配,可以不用必须刷那么多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白,“普通物理”是物理学的基础,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多个领域。这门课程要求对基本物理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我建议大家从最基础的课本开始,比如费曼的《物理学讲义》,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阐述了物理的基本原理。
在力学部分,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至关重要,理解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也是必不可少的。热学要重视统计物理的概念,如分子运动论和热力学四大定律。电磁学部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运用以及电场、磁场的性质需熟练掌握。光学部分则需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了解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原子物理中的量子力学基础,如波函数、薛定谔方程和能级结构,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学习物理,理论与实验并重。理论学习之余,尝试做一些经典实验题,凭实践加深理解。例如,凭模拟实验来理解光的双缝干涉,或者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也能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提高解题速度。
讨论和交流也是提升的重要方式。参加一些学术论坛或研究小组,与他人共同探讨难题,分享解题思路。这样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