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推荐的政治复习启动时间不宜过早,最好等九月大纲发布后再开始。在学习期间,可以借助肖秀荣的1000题来提升选择题能力。务必关注大纲,特别是新添加的部分,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对于大题部分,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值得一看,其中4套卷尤为重要,往往能命中一些考题。作答时,政治题目应尽量多写。建议先完成大题,再做选择题,我有一个朋友因为选择题耗时过多,导致大题未能完成,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考研数学方面:
人们常说精通数学就能主宰世界,这话确实不假。数学考试拿高分至关重要,而且它也是耗费时间最多的科目。我认为首先应当深入研读本科教材,并完成课后习题以初步掌握知识。(在这里我想抱怨一下我的大学数学教育,过于基础的教学内容让我轻视了数学的深度,结果没能好好研读书籍,导致后来很多定理和公式记不住,即使反复阅读数学全书,依旧印象不深。)接着,你可以开始使用复习全书,市场上的选择有“二李”和“李王”的版本,我个人比较偏向于前者,但在第二年我也涉猎了后者。通读复习全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量多过几遍,实际上不需要每个细节都精通,因为有些过于复杂的题目在考试中并不会出现。我在看书时遇到难题,会尝试思考片刻,如果解决不了就立刻查看答案,理解为何自己未能解答,然后熟记解题步骤。每个人的學習方法各异,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能有效吸收知识的方法。
接下来便是大量练习的阶段。我购买了许多习题集,如张宇的1000题、汤家凤的1600题和李永乐的660题等。660题我做得最勤,两年下来至少做了四至五遍,尽管题目难度颇高,但我感到受益匪浅。坦率地说,我缺乏毅力,许多资料刚开始时充满新鲜感,但能坚持到底的寥寥无几,这是我的一大弱点,希望你们能有所不同,不论使用哪本习题集,都要全力以赴,彻底消化每一个问题,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冲刺阶段的模拟试题尤为关键,历年真题必须反复操练。我自己做真题时会在白纸上写下答案和解题思路,之后再进行修正。后期若有闲暇,多回顾几遍,觉得这种方法很有效。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水平中等偏上,与政治科目相当稳定。听力和口语是我的短板,勉强通过了六级考试,但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还算不错,这可能是因为偶尔我会浏览英文网站或阅读英文新闻。据我理解,考研英语的挑战不仅在于词汇和语法,更在于使用英文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有时即使完全理解文章和题目,也可能无法正确答题。首要任务当然是掌握词汇。我选择的是由俞敏洪主编的无序绿皮单词书,但实际上任何单词书都可以,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不能懈怠。到了复习后期,主要依赖真题来学习词汇,早期则依靠单词书。
英语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选择了丁晓钟的历年真题超精解,同时也购买了张剑的真题黄皮书作为参考和对比。我从一开始就着手做真题,从难度最高的2010年开始(结果不尽如人意)。我想表达的是,近年来的英语试题相对简单,但我们应以应对最困难的情况为准备。初期,我在阅读理解中的错误率较高,大约错了七个左右。后来我发现,我倾向于用自己的逻辑解答,而非依据文章寻找答案。考研英语需要根据文章内容选择答案,而不是凭直觉。到后期,我将阅读错误率控制在五个以内(这是第一遍的错误率,之后真题更多用于自我评估)。对于长难句,我认为真正的考验在于翻译部分,而阅读理解并不需要深入解析每一个复杂句子,只需大致理解其含义。因此,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足以应对考研英语阅读中的长难句。从第二次做真题开始,重点转向分析,识别不熟悉的单词、常出现的短语搭配以及反复落入的陷阱。我没有计算具体做了多少遍,只是反复练习。到最后,一眼看到首句就能大致猜出文章主题和问题所在。
作文是我较弱的部分,所以我投入了较多时间。我看了王江涛的作文书,他的风格比朱伟的更为平实,也更容易背诵。我从九月底开始研读并背诵王的作文,主要集中在真题的作文,涵盖了大约十几年的试题,其他预测题没有背诵,因为时间紧迫。后来我又买了张剑黄皮书的作文部分,但除了获取一些素材,我并没有深入背诵,最终这些素材也没有派上用场。因此,我的作文成绩并不理想,预计总分也就十七八分左右。我认为,作文最重要的是形成个人风格,单纯依赖模板意义不大,考试时可能会因紧张忘记背过的模板。最好是能总结出自己的写作框架。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常见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的特性及其操作是基础。重点在于如何按问题需求选合适的数据结构,并能进行高效的操作,比如排序、查找等。算法设计与分析也是关键,要能够运用贪心、分治、动态规划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涉及硬件层面的知识,包括CPU的结构、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输入输出系统等。理解和模拟计算过程,例如了解计算机如何执行一条指令,以及内存的工作原理,对提升编程效率大有裨益。
再者,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核心程序,要理解进程与线程的概念,熟悉死锁、调度、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的原理。学习操作系统还需实践,凭编写简单的操作系统实验,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计算机网络是连接世界的重要桥梁,TCP/IP五层模型是其核心,需理解每层的功能,特别是传输层的TCP和UDP协议,以及网络层的IP路由。网络安全、HTTP协议、DNS解析等内容也是重要考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阅读教材和参考书,还凭做题、编程练习来巩固知识。在线平台上的编程挑战、模拟试题以及实际项目经验都极大地帮助我深化了理解和应用能力。我还会参加讨论组,与其他同学交流,共同探讨难题,这样的互动学习方式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