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唯一品牌,肖秀荣。先做精讲精练和1000题,精讲精练每做一章,刷1000题对应的一章。看书的话不讲究快,重要的是真的学习到了书上讲的内容。这两本书看完做完之后,可以再买一本1000题,把做错的题在新书上标出来,再反复做,检查自己做过的错题是不是真正的理解了掌握了。政治大纲出来后的风中劲草也是很好的。政治准备的不用太早,因为大纲出来之后复习更有针对性,最后的押题卷肖四和肖八都是必备的,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买买其他老师的押题卷子看看,像蒋中挺、任汝芬。第二阶段刷1000题的后期,逐渐开始做 真题。我自己的感觉是,真题就是通过 时事的素材来考然后 想说的是 如果你前几年的真题做得不好,不要伤心,反正考试之前暴露问题总比考试暴露好,抓紧时间弄懂就好了。
考研数学方面:
大致浏览完教材后,紧接着就需要全面研读书籍了。此时重读,会发觉:哦,这个概念我以前接触过,那个技巧运用的背后原理是这样的,当初学习时就有类似的理解。初次阅读教材时,我已经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的任务则是提升技能的娴熟程度。这一时期可视为题海战术阶段,虽然题量不算惊人,但随着专注力的提高,它会迅速成为过去。
考研英语方面:
亲身经验分享:撰写文章时,建议在答题纸上垫放试卷,避免它直接与桌面接触,以免书写时过于滑顺,导致书写困难,字体也不美观,影响整体观感。优秀的文字呈现绝对能为你的作文增添分数。我的英语复习过程大致如下:由于我在六月底七月初才开始复习,之前我已经浏览并抄写了绿皮书中的单词到一个小笔记本上,然而那一遍几乎没什么记忆效果。正式开始后,我每天早晨大约花费一个小时来背单词,平均涵盖3至4个列表,其中包括前一天学习的两个列表以及当天新学的另外两个。初期可以少一些,随着进度逐渐增加难度,有些单元的单词多且复杂,就需要更多时间,而词汇量较少、较简单的列表则可以加快速度。晚上睡觉前,我会再次回顾早晨学过的单词,时间自由,只要完成“复习任务”就好。到了后期,我减少了单词的记忆时间,或者说是快速地背诵,早晨最多分配半小时,因为增加了作文练习,需要重新安排时间。对于背单词,我发现快速重复是关键。许多人可能在一个难以记忆的单词上耗费过多时间,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记住。这不是记忆力好坏的问题,对于难词,适当地多花一点时间去熟悉是可以的,但不宜过久。务必全面掌握每个单词的词性和含义,因为在考研中,考查生僻含义是很常见的。人的记忆力呈下降曲线,因此需要不断重复以加深印象。所以我选择每天滚动少量新单词,但用一半的时间回顾前一天的“新词”,晚上再加以巩固,感觉效果也不错。当然,如果你是英语高手,认为这种方法不适合你的话,就请忽略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工程学是一门涉及环保、污染控制、资源利用等多领域的综合性科学。它需理解并掌握基础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原理,对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有一定的了解。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我建议从课本出发,深入理解每个章节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比如水体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核心内容。
实践性是环境工程的重要特点。理论知识要结合实际案例来理解和运用。你找些经典的案例分析,如某个废水处理厂的设计或某地区的空气质量改善计划,这会帮助你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流程,加深理解。
再者,环境工程学的发展非常快,新的技术和理念不断涌现。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和行业新闻,如新型污染物的处理技术、碳中和策略等,这些不仅可能出现在试题中,也能提升专业素养。
复习过程中,做题和模拟考试是提高应试能力的关键。山东大学的试卷通常注重理解和应用,所以不仅要熟记公式,更要懂得如何灵活运用。定期进行模拟测试,帮你适应考试节奏,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探讨难题,或者参加学习小组,共享资源,互相激励,会学习过程更加高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