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笔译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上,我也经历了不少曲折。我个人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参加一个辅导班有助于深入理解概念。建议是从9月份开始阅读《风中劲草》(那时候新大纲可能还没发布,你可以先看去年的版本)。同时,结合做肖秀荣的1000题,并把《精讲精练》当作参考工具书,只需在遇到不熟悉的概念时查阅,不需要通读。等大纲公布后,徐涛会推出一本黄色封皮的书籍,这本书非常实用且篇幅不长,易于快速浏览。我后期主要依赖这本书,但它对知识点的覆盖不够全面,需要你自行将遗漏的部分补充到小黄书中。
进入11月和12月,你应该集中精力做各类模拟试卷的选择题,并熟记肖四肖八的大题。我尝试过的模拟卷包括徐涛8套卷(强烈推荐)、阮4套卷(也推荐)、任汝芬4套卷(不太满意)、肖8(极力推荐)以及肖4(极度推荐,大题务必全文背诵,因为预测极其准确,选择题设计得较为基础,可选做)。徐涛还有一本包含20个重点题目的册子,但实际上这些考点并非只对应20道题目,记忆量较大。因此,我建议以肖4肖8为主进行大题背诵,徐涛的20题作为辅助资料。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用书:《单词红宝书》、张剑150篇基础版、黄皮书真题、《写作160篇》、王江涛《高分写作》。考研英语注重理解,所以单词尤其重要,刚开始的时候英语只是背单词,一直持续到十月份背的很熟了才停下。大概从五月份开始做阅读题找感觉,选的是张剑150篇基础版,这本书和真题还是有很大差别,所以没太在意。八月份开始做真题,阅读需要反反复复地做,把文章仔细的研究,完型和新题型没有特意地练习,只是做了真题。十月份开始准备作文,基本没写,只是背范文。刚开始用的王江涛的书,后来发现这本书的大作文的风格不适合自己,就换成了一本比较小众的《写作160篇》,但小作文还是继续用的王江涛的书。这两年客观题的难度有所下降,再加上我比较擅长做阅读,所以前面的客观题答的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英语翻译基础”,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你需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理解翻译的技巧和原则。我建议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翻译练习,从新闻、学术文章到文学作品,多角度、多层次地训练。要深入研究翻译理论,如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或巴斯克斯·费尔南德斯的语境翻译理论,这些理论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翻译中的问题。词汇积累至关重要,特别是专业术语和短语,这需日常的积累和查阅。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这一科目则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你需对古今中外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有广泛的了解,要有好的中文写作能力。我建议订阅一些高质量的中文期刊,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以提升语言修养。每天花时间浏览新闻,关注时事动态,扩大知识面。对写作,除了练习写作结构和逻辑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深度。尝试写各种类型的文章,比如论述文、评论文,以此提高写作的灵活性。
在备考过程中,我也发现,参加翻译工作坊或者讨论小组很有帮助。这样不仅能从他人的翻译中学习,也能凭交流提升自有的理解和表达。定期回顾和反思自有的学习进度也很重要,找出弱点并及时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