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十月初启程的政治学习,初期我投入了一些时间研读重点教材,尤其是毛泽东思想概论,反反复复研读了三遍。进入后期阶段,我主要侧重于模拟试题和预测卷的练习。在完成这些选择题的过程中,我才意识到早期阅读的不足,暴露了许多知识盲区,错误率相当高。备考冲刺时,我依赖的主要参考资料是肖秀荣的四套卷和TWB的十题集。然而,实际考试中我发现,记忆中的知识点并未大量出现,但这对我而言反而成了优势,因为我擅长灵活运用和自由发挥,呵呵...因此,考试时我奋笔疾书,试卷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填满了字,连一丝空白都不留,这可能超乎你的想象,直到老师收卷的那一刻,我还在全力以赴地书写。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是,面对政治考试,不必过于担忧记忆不全,我当时身边的同学也有很多参考资料在背诵,而我并没有那么做。关键是要把你了解的知识,用更专业的话语表达出来,勇于下笔,因为政治考试中,多写即使有误也不会扣分。当然,有些言论是否适宜书写,我相信你心中自有判断。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的话我先背中文,再背英文,我一般是中午吃完饭去背一会作文,大约半小时就背完一篇了。单词方面用的绿皮厚厚的像砖一样的单词书,也有人用恋恋有词,但个人讲,看你们的偏好,哪本适合你就选那个。单词一天背一章,第二天复习前一章加新的一章,大概两个多月就可以背完。之后我是倒着每天看5章。重要的是,千万别把单词扔下,不然前功尽弃了!起初可能会感觉没什么用,但之后真的会发现你读文章利索很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文学基础”,这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科目,它需理解并掌握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流派以及重要作品。我认为,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学理论框架至关重要。你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系统梳理文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深入阅读经典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和社会背景,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定期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将有助于巩固记忆,并提高答题时的逻辑性。
“外国文学史”则要求具备广泛的阅读量和深度的理解力。我会建议你先按照时间线来梳理外国文学的发展,比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神话史诗,中世纪的骑士文学,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挑战。每一流派,每一个重要的作者和作品,都需你去深读和思考。特别注意的是,外国文学史的学习不仅仅是事实,更是要理解这些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语境。例如,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仅要欣赏其语言艺术,还要理解其所反映的16世纪英国社会风貌。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的是“精读”和“讨论”。精读就是深度阅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尝试去解析文本的深层含义。讨论则是找寻志同道合的同学或老师,凭交流碰撞出新的见解,这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定期进行模拟试题的练习也是必要的,它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形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