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高中是文科,就没太在意。但是我想提醒一点的是,无论哪个科目,无论你之前的基础是怎样,都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只是每个科目每个阶段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千万不可大意,不能骄躁。必须得适合自己目前的状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比如你是理科生,政治不太好,那么你就不要太忽视政治,必须早作准备。 复习过程我政治是一直拖拖拉拉,9月底才开始看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但是红宝书字儿太小,也不知道哪儿是重点,所以越看就越看不下去,最后果断换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讲解那本书。后来的各种书我也主要是以肖秀荣为主。看了知识点讲解之后,做了1000题,但是我觉得1000题也是万变不离课本,所以做1000题的时候最好要认真。考试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因为课本上出现的简单的知识点而丢分。1000题之后,大概就到11月中旬了。之后也就是知识点讲解那本又看了看。最后就是买肖的各种书,《考点预测》《形势与政策》《4套卷》《8套卷》,背各种大题。也买了20天20题背了点。 复习感悟政治是投入---产出比最大的,也是见效比较快的,但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努力。它意味着即使到最后一刻你都不要放弃任何希望和任何努力,11月和12月是政治复习的好时机,千万不要浪费。所谓得选择者得天下,所以选择题一定要好好琢磨。选择题,哲学最好理解好知识点,出题灵活但不离开知识点,时事政治考前多看看。具体怎么出题,可以看看以往真题,找找感觉。在考试的时候,大题一定要尽量答的多一点。分点作答。理解题意,把你背的跟考试题目联系起来,尽量写满整个试卷。
考研数学方面:
9月份之前建议把全书刷2遍,但不止是简单的题海战术,建议每做完一小节的题就进行考点的整理,有时间的可以整理一本自己的错题集,我当时数学是用了错题集的,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和该题的考点,以后遇到类似的考题时就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了。刷题一定要刷的有效!!!我当时线代部分没有看全书,直接用的李永乐老师的线代分册,那个里面知识点讲地比较详细,我当时认为数学不会考太难,就没有注意难题的练习,660题也没有刷,后期只做了两三套模拟题,心思全放在真题上,结果今年考的难度远超去年,然后我数学就有了史上最低分118...奉劝各位,在抓好简单题的基础上,一定要重视难题!!!660题、张宇18讲和模拟试卷一定要认真对待!!!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方面,我英语一直不好,以下我的复习经验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以经验教训。英语我是从10月份才开始复习,主要是把英语单词的书看了三遍,这是快速增加词汇量的方法,我是用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的方法看的何凯文1517,大家可以网上搜一搜,但是这种方法也需要毅力,因为最多时候,一天可能要看1000多个单词,希望能坚持住;阅读方面,我把英语的真题做了两遍,11月份还在精细阅读,到后面来不及就没有精细地分析文章了,但是必须要知道自己每道题怎么错的、文章哪里没读懂、思路哪里有问题等。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控制理论”是一门涉及自动化、系统科学和工程计算的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如何凭调节系统的输入,使输出达到预期的效果。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比如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和可观性,以及状态空间模型、传递函数等。这些概念的理解需扎实的数学基础,特别是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的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我深入研读了课本,并配合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讲义,对每一个定义、定理都力求理解和记忆。做大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凭解题,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了解其实际意义。例如,凭设计控制器来稳定一个不稳定系统,或者分析一个系统的动态响应,都能帮助你深入理解控制理论的核心。
实践操作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尝试使用MATLAB或Simulink进行仿真模拟,这不仅能加深理论理解,也能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我建议大家找到一些经典的控制系统案例,如PID控制器的设计,亲自实现并观察结果。
对难点,如Lyapunov稳定性理论或者Kalman滤波等,我建议采用分块学习法,先理解每个部分的基本思想,再逐步整合到整个框架中去。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向老师教,也在网上找相关资源,多角度理解和消化。
我强调的是,定期回顾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每学完一章或一个主题,都要花时间整理笔记,提炼关键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这样不仅巩固记忆,也有利于在考试前快速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