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考试时,我觉得单项选择题相对轻松,多项选择题则更侧重于考核细微知识点,我自我感觉经过反复刷书,应对选择题还算得心应手。对于主观题部分,大部分题目居然与肖老师预测的相近,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原先记忆的答案竟原封不动地出现在了试题中。尽管有些措手不及,我还是尽力调整心态,将原先背诵的内容稍作改动后写在了卷面上。不过,我对自己的主观题回答并不太满意。为了今后的复习,我会加强多项选择题的练习,并整理出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起直至暑假之前,我坚持每日一章张剑的《阅读150篇(基础版)》。在此期间,重要的是别太在意正确率,目前的重点是培养英语阅读的习惯和语感,内容优于答案。也许有人会问,在阅读过程中是否需要记住不熟悉的单词呢?这得看个人情况,如果你觉得时间充足,可以尝试记忆;如果觉得已有足够的词汇书在手,不必强求。完成《150篇》后,差不多就到了暑假,那时我会开始做97至04年的真题阅读,依旧选择张剑的黄皮真题集。至于每天的数量,随你喜好,我个人选择一天一篇。在做真题的过程中,你需要收集新词,并结合后面的解析来理解段落、解析问题、剖析复杂句子,甚至全文翻译。尽管97-04年的试题风格与近几年有所不同,但接触一下也无妨。暑假过后,我转向05年至今的真题练习,这是个关键阶段,题目的参考价值逐年增加。同样的,你需要记忆单词、解析问题、分析段落和长难句。每个人做真题的方法各有千秋,有些同学可能会每天处理一年的阅读部分,标记新词、研究长难句,第二遍分析文章,第三遍再分析题目,如此循环多次。这种方法似乎很流行。然而,我采取的方式稍显独特,我只做一遍,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我会做第二遍。我每天仅做一篇阅读,当天就会标出词汇、长难句,分析文章和题目,翻译全文等。因此,这样的复习策略较为另类,学弟学妹们不宜盲目效仿,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我这个人可能偏向于深入钻研,无论是政治大纲还是英语阅读,我都仔细对待,解题时也会反复思考,这就导致进度缓慢,没有多余的时间再来一遍。你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得心应手的学习工具,形成独特的解题和阅读方法,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别忘了,真题不能一次性做完,要保留最后三年的,用于考前半个月的模拟测试,严格把控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是我深入研究微观世界的窗口。它主要涵盖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统计力学等内容。热力学教会如何从宏观现象推导微观规律,动力学则揭示了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机理。量子化学我理解电子在分子中的行为,统计力学则是连接宏观与微观的重要桥梁。学习物理化学,要注重理解和应用公式,不只是机械记忆。多做题,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能有效提升理解和运用能力。
综合化学涵盖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领域。无机化学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性质和反应,有机化学则探讨碳基化合物的世界,分析化学则教给测定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对这些,我建议采用“分类记忆”法,将相似的反应或概念放在一起对比学习,定期复习,避免遗忘曲线的影响。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综合化学,实验操作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我经常利用实验室的时间,亲手操作,感受化学的魅力。凭实践,我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也能锻炼我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实验报告的撰写也是提升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好机会。
在学习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上的课程,以及学校的在线图书馆,获取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我还积极参与学术讨论,与同学们共享知识,互相解答疑惑,这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