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为理科生,所以一开始准备政治的时候也还是比较头痛的,大概在8月底正式开始准备。第一轮是看《肖秀荣考研政治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这本书,每看一个章节会刷一个章节的配套1000题,结合答案在《精讲精练》这本书上做出标记,以表示重点,方便复习时再看。第一轮大概在9月底结束。第一遍看时看得比较粗略,主要掌握大致框架,梳理一下脉络。接下来是做题方法:知识点精讲精练以单元复习,看完书立马做1000题,我是坚持做两遍的原则,所以两遍都没把答案全写在书上,而是找的白纸写的,做完两遍差不多知识点都掌握了,接下来的时间对我来说时政出来了也,就看时政刷题,之后是八套题,一套挨着一套过,重在选择题,大题看思路就好。肖四的话自己先做,然后统统背过。尽管近年来考研反压题的形势很严峻,可是真的多谢老师的系列丛书了,至少让你在考场上面对试题从容淡定。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基础不好,把基础框架理解了以后进行的专题训练,要专门拿个本子做笔记,上完课再去回头看全书里的思路不清楚的题,过完这边就会觉得思路清楚很多,如果有的还是怎么做也做不出的就去问老师,我的老师很厉害,题目都是看一眼就有思路,然后给我从考点到命题思路再到解题思路讲得一清二楚。然后就开始用660来刷题,这个时候就要记录错题了,后期方便查看。660题目也偏难,而且都是考特别深入的概念性问题,我觉得质量还是很高的,做完能让概念特别清晰。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这个是考研英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整个复习最重要的一环。真题是考研英语绝对的一手资料,必须好好利用。在复习之初准备四份近十年真题,第一遍只要不分析,这是熟悉真题套路。第二遍分析错题类型,挖掘原因,此为深化理解出题思想。第三遍之前,看一看黄皮书,注重常见类型解题技巧。第三遍注重单词和全部题目的解析分类,深度挖掘出题者的思路和题目的迷惑设置。第四遍注重句子分析和段落层次关系,把握住常出现题目与前后文关系。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的核心是理解和应用基本定律。这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第二定律(熵增原理)以及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决定反应方向等。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是关键。例如,要学会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并以此判断反应是否自发进行。
量子力学部分,要掌握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如薛定谔方程、波函数、能级等。对原子结构和分子轨道的理解,这是理解物质性质的基础。了解光谱学知识,如电子光谱、振动光谱等,这对理解和解析实验数据非常有帮助。
再次,统计热力学虽然抽象,但却是理解大量粒子系统行为的关键。理解配分函数的含义,掌握理想气体、范德华斯气体的状态方程,以及各种分布函数的应用,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在固体物理方面,晶体结构和能带理论是核心。你需理解晶格振动、电子在晶体中的运动规律,以及半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至于学习方法,我建议以教材为基础,配合高质量的习题集进行练习。比如,《物理化学》(傅献彩等著)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做题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教。定期复习巩固,避免遗忘。
模拟实验也很重要,它帮助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你凭计算机软件进行分子模拟,或者参加实验室的实践活动,加深对物理化学原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