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球物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我想推荐一个人,那就是肖秀荣。参加政治辅导课程确实有其价值,毕竟政治内容往往较为单调,一个好的补习班能帮助你在初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让学习过程更加有趣。我个人信赖肖秀荣的教材系列,他会有明确的复习指导,关键时期会提供复习建议和时间安排。我在选择题方面表现一般,总共错了六个。对于大题,我主要背诵了肖八的部分和完整的肖四,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只是期望达到考研的基本要求,已经绰绰有余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目标学校位于北京或上海,那里的评分标准可能更为严格,实际得分可能会略低于你的预估。
考研数学方面:
人们常说精通数学就能主宰世界,这话确实不假。数学在考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最耗费时间的科目。我认为首要任务是深入研读数学教科书,通过完成课后练习来初步掌握知识。接下来,可以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市面上有二李系列和李王系列的复习书籍,我个人更偏向于二李,不过第二年我也参考了李王的书。阅读复习全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可能多地通读几遍,实际上不需要每个细节都精通,因为一些过于复杂的题目在考试中并不会出现。我在看书时遇到难题,会尝试思考片刻,如果解决不了就会立刻查看答案并分析为何自己未能解答,接着熟记解题步骤。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各异,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种。
到了后期,重点转向大量刷题。我购买了许多习题集,比如张宇的1000题、汤家凤的1600题以及李永乐的660题,其中我做了最多的便是660题,两年内大约做了四到五遍。尽管难度较大,但我从中获益匪浅。坦白讲,我不是个有恒心的人,很多资料刚开始时感到新奇,但真正坚持做完的寥寥无几,这是我的一大弱点,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不论选择哪本习题集,都要认真完成,彻底理解每一道题,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冲刺阶段要重视历年的真题,务必多做几遍。我使用空白纸写下答案及解题过程,随后进行修正,后期空闲时多回顾,发现这种方法相当有效。
考研英语方面:
红宝书,我详细的看了一遍,词汇量很大,然后就被扔在了一边。每天背着这本书,也背不了几页。作文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共30分,这是我花的时间最短的部分,小作文最重要的是掌握好格式,每种书信要怎么写,格式怎么写,开头结尾怎么写。至于大作文,可以背一些好的范文,并且模拟着来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地球物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包括地质力学、地震学、重力学、磁学、电动力学等多个领域。每一个领域的基础知识都是构建深入理解的基石。例如,要理解地震波如何凭地壳传播,就需熟悉弹性波的基本性质;要掌握地球内部结构,就必须明白重力和磁场的变化规律。我建议把教材上的基本理论和公式吃透,辅以相关的科普读物,帮助建立直观的理解。
做题实践不可少。地球物理学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和数据分析,这需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我推荐购买一些经典的习题集,如《地球物理学基础问题解答》等,凭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解题能力。尝试自己去分析和解释实际的地学现象,比如地震事件或地质构造的形成,这样既能检验理论知识的应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
再者,实验和数据处理技能同样重要。在中山大学的课程中,实验和实地考察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如GMT、MATLAB等,是非常实用的技能。凭网络教程自我学习,或者参加学校的相关培训。
持续关注科研动态。地球物理学是一个快速发展且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的学科,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前沿技术能帮助拓宽视野,启发思考。定期阅读学术期刊,如《地球物理学报》、《地质学报》等,或者参加线上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