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金融贸易电子商务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实际上,政治是考试中相对较简单的科目,即使在暑假后才开始复习也来得及。但初期必须先熟悉一下往年的真题,以便了解试题类型。每个时期的重点会有所不同。目前,3月至4月的主要任务是专注于英语和专业课程的教材阅读(最好在暑假前能通读一遍)。推荐书单如下:
1. 《数学全书》两册:首选李永乐版(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封面为粉红色),并可搭配另一名教师的全书作为补充资料。
2. 《6+2》模拟题是必不可少的。
考研数学方面:
9月份-11月份,我把三本书又做了一遍,同时在10月份也开始做真题了,一般就是三四天做一套真题,做完后认真分析,并且在空余时间继续刷那三本书和660题(百刷不厌,最后刷的时候就只做错题了)高数:建议以汤家凤为主,张宇为辅(不看张宇也可以)线代:李永乐(线代王无可挑剔)。看教材是为了了解最基础的东西,但是数学考试有它独有的特点,所以必须要做做针对性的辅导资料。用好数学的教材,有的放矢,照样能考满分,时间、精力很宝贵,必须把它放在最有效的地方。李永乐的复习全书,难易适中,题目总结的非常好,题量也合适。我认为这本书最好做3遍以上.后面的时间就是买模拟卷做。模拟卷的质量感觉一般,最重要的还是真题!真题!真题!我还有个本子记得都是共识,考试前两周每天背一遍公式。
考研英语方面:
每天早上八点钟,我会准时出现在图书馆,首先投入一小时的单词记忆中,我采用的是恋恋有词的记忆方法,每学十个词就对照检查表默默地背诵一次。起初可能会觉得有些艰难,但却感觉非常有意义。大声朗读单词是我坚持的原则,因为这能有效防止疲倦感,对于打牢词汇基础至关重要,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关于新题型、翻译和完形填空的部分:新题型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初次考研的深刻教训。第一次备考时,我把重心放在阅读和写作上,结果在考场上面对新题型束手无策。第二次备考时,我确保每天都进行新题型的练习。英语学习需要持之以恒,最好一天都不间断。无论记单词还是做试题,都要如此。无论是阅读、翻译还是新题型,我都推荐用真题来练习,而非模拟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二是一门深度探讨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微观经济行为的学科。它包含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大部分,需理解和掌握的理论知识相当广泛。你需对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等微观基础有深入理解。这些理论是分析企业决策和个人选的基础,也是后续课程如产业组织、博弈论等内容的基石。
在宏观经济学部分,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核心概念的理解至关重要。你需理解国民账户体系,熟悉IS-LM模型,以及AD-AS模型,这些都是用来解释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影响的关键工具。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也不能忽视,它们在现实经济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对这样的科目,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构建框架**:我会建立一个完整的经济学知识框架,把每个知识点放在合适的位置,这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理解非死记硬背**:经济学是逻辑性强的学科,理解比记忆更重要。尝试用简单的例子去理解复杂的经济原理,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3. **做题实践**:凭做题,我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并锻炼解题技巧。尤其是计算题,需多加练习,提升速度和准确度。
4. **关注时事**:经济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经常阅读经济新闻,结合实际案例来理解理论,加深印象,也有助于应对论述题。
5. **讨论和交流**:与同学或教师讨论经济学问题,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启示,也能激发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