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世界经济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政治科目时,我发现《政治大纲解析》和《真题解析》这两本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的书籍是至关重要的参考资料!如今的考研政治与十年前或五年前已截然不同,单纯依赖死记硬背的方法并不理想,理解和领会才是关键,特别是在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领域。目前的多选题要求我们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进行深入剖析和辨别,而分析题则更加开放,要求我们对各类原理、政策、方针和路线有全面、细腻或独到的理解!
考研数学方面: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没打算考研,所以我复习数学是从五一才开始的,不过那时候没看进去什么,到了暑假才开始正式复习,到最后时间有点不太够,真题都没做完,不过成绩还算理想,毕竟今年数学比较难。数学全书(第一遍)。这一遍过的非常仔细,每一道例题,都盖住答案,自己做一遍,如果做对了,方法是否一样;如果做错了,错在哪里。这一遍战线拉得比较长,三个多月,而且这一段时间主要是在看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那时我还未通过四级考试,每篇阅读理解里有大量生词,几乎占了三分之一。解决方法很直接,遇到不懂的就查阅字典,我没有选择去背诵词汇书。我用了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专心攻克了过去十年的真题阅读,那些篇章对我来说满是陌生的词汇。进入第二轮,我开始尝试做题,寻找解题策略。首先浏览文章的第一段,大致了解主题,接着看问题,判断其属于哪种类型,例如细节题、主旨题、作者观点题或推理题等。随后在文中寻找相关线索,大部分题目都按照文章的自然顺序设置,所以我通常能从上至下依次找到答案。大致如此,闲暇时我会回顾一下,此时的重点是记忆单词。总的来说,英语学习需要持续不断地练习和复习。我记得那一年,我至少看了二十遍真题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基础,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垄断)以及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关键。我建议凭阅读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深入理解,并辅以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作为补充,这两本书的解释通俗易懂,例子生动有趣。
宏观经济学部分,需把握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内容。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这是考试中的常考点。你凭阅读克鲁格曼的《宏观经济学》来深化理解。
再者,国际经济学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决定及浮动、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等问题。这部分理论与现实紧密相连,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如布雷顿森林体系、欧元区问题等,这样既能增强记忆,也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做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推荐使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配套习题集,历年真题更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凭对真题的反复练习,熟悉出题风格,了解重难点。
理解并能应用模型是经济学科目的核心要求。例如,供需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Solow增长模型等,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背后的经济含义,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国内外经济热点,比如GDP数据、贸易争端、货币政策调整等,尝试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去解读,这既有助于巩固知识,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