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从十月份起,我着手复习政治,鉴于今年的政治大纲相比往年有所调整,我购买了《大纲解析》,每阅读一章便配合完成《肖秀荣1000题》相应部分。由于我对细节的关注,阅读进度相当慢,在考试前两周我才勉强结束第一轮大纲学习和1000题的全部练习,因此,那些能多次通读大纲和反复研究错题的经历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在研读大纲期间,大约十一月上旬,我购入了《风中劲草》,每天挤出一些时间来熟记(或者说是朗读)关键章节。经过几轮重复阅读关键章节后,距离考试只剩下半个月。这时,《肖4》已出版,我买了一本,完成了所有选择题,并将大题内容熟记于心,随后我便步入了考场。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我的英语底子较牢固,所以我没有在英语学习上投入过多的时间,主要就是认真完成了两轮英语真题练习,并标记出不熟悉的词汇,然后精心整理成单词本,集中精力去记忆那些生词。这种方式既提升了效率,又确保了对词汇的有效掌握。不过,这种方法适用于英语基础较好的人。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人来说,需要更努力地背单词,挑选合适的词汇书籍,每天坚持记忆一些,最好尽早开始,避免拖延,这样的备考状态能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推荐两本英语学习的好书,分别是何凯文的英语阅读和王江涛的英语作文,毕竟考研英语的核心就是阅读和写作。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一)是一门理论性强、逻辑严密的学科。它主要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统计力学等内容。在热力学部分,理解并掌握三大定律及其应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与反应方向的关系,以及勒夏特利尔方程的应用。动力学中,要深入理解速率常数、反应级数等概念,并能灵活运用阿累尼乌斯方程分析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统计力学虽然抽象,但它是理解微观粒子行为和宏观性质之间关系的关键,需耐心推导和理解。
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这个领域涉及到的内容广泛,包括高分子的合成、结构、性能以及加工等方面。高分子合成中,重点是各种聚合反应机理的理解和控制,如自由基、离子、配位聚合等。高分子的结构特性,如分子量分布、链构象等,需凭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性能方面,了解热稳定性、机械性能、电性能等与结构的关系。高分子的加工过程也是重要考点,如熔融挤出、注射成型等,理解这些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和影响因素。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以课本为基础,辅以参考书和讲义加深理解。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是非常必要的,这帮助你熟悉考试题型,提升解题速度。理解和应用知识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尝试将学到的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这会大大增强记忆和理解力。
对这两个科目,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将每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在复习时快速定位到某个知识点,提高效率。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和毅力,面对困难不放弃,你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