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法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一开始很是摸不着头脑,慢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无用的,无用是有用的铺垫,即便是走了弯路,也是帮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法,寻找其他方法。我开始复习政治时候,复习前期每天花一小时看政治,最后一个月冲刺每天分配给政治三小时。并没有放太多精力在政治上,所以最后分数我还是满意的。九月份每天看精讲精练,完成1000题对应章节的练习,每学完一章,就梳理该章的知识框架、回顾整理错题;十月份,做完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对照错题解析查漏补缺,月末又回过头把1000题的错题重做了一遍;十一月,开始看真题简答题的解题思路,月底八套卷到手后就一天一套掐表模拟;十二月,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过了两遍,错题集过了一遍,考前一周基本每天都在背大题的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在九月时,我的词汇量还远远不足,阅读理解真题平均每篇至少犯七处错误。尽管我的英语基础还算可以(即便大学三年没怎么学习英语,四六级也只是勉强通过),但英语的核心绝对是词汇!阅读理解为何频频出错?归根结底是因为你不认识那些词,换句话说,就是读不懂文章的意思。于是九月看到这样的错误率,我着实焦虑,急忙寻找解决策略。在此,真心感谢王江涛老师的曲线记忆法,起初我以为这只是空谈,亲身体验后才深感其妙不可言!这绝对是个应急的好方法。如果你现在有充足的时间,务必开始背单词,无论选择哪种书籍,有序或无序,别担心记不住,关键在于反复记忆。坚持到九月,大部分单词你应该已经能熟练掌握,此时再运用曲线记忆法,效率会大大提高。大约50天里,早晚都要安排背诵任务,利用那份记忆图表,可在新东方出版的写作分册前面找到。比如早晨背A组,晚上复习A组,次日早背B组,晚背AB组。我打印了一份5500个大纲词汇的简版,按字母顺序每日一背,不能间断。有同学后来告诉我,实际上有人按平均分配而非字母顺序背单词,但我尝试后发现效果欠佳,因此建议还是遵循字母顺序,或许某天需要背许多C开头的词,另一天E开头的词却很少,不论数量多少,持之以恒才是关键。就这样,我坚持了十天后,明显感觉英语水平有所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法学综合一”,这门课程主要涉及法理学、宪法学和民法学的基础理论。法理学是理解法律体系和原则的关键,需掌握法律的本质、功能、价值等核心概念。宪法学则要求了解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权利义务,民法学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部分,包括物权、债权、人格权等内容。我在复习时,注重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逻辑,凭做案例分析来提高应用能力。
“法学综合二”通常涵盖刑法学、行政法学和诉讼法学。刑法学是关于犯罪与刑罚的科学,需理解各种犯罪构成要件和刑事责任。行政法学则涉及到政府的权力边界和公民权益保护,诉讼法则关注司法程序和证据规则。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我倾向于凭对比不同案件,深入理解法律规则的应用,并凭模拟法庭辩论提升实战技能。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先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逐个填充细节。利用教科书和笔记整理出各科的核心知识点,形成思维导图,有助于记忆和理解。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不仅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熟悉考试题型和时间安排。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位学习伙伴,共同探讨问题,深化理解,激发思考。
至于案例分析,这是法学学习的重要部分。我会选一些典型的案例,尝试从多个角度解析,模拟律师或法官的角色进行思考,这样能帮助我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