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取决于你报考的级别。根据《教师资格考试指南》,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职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公民获取教师岗位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实施的职业许可制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师法》的规定,在任何类型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否则无法被聘用。教师资格的法定证明文件是《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以及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各地通用。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可以在对应的等级及更低级别的学校或机构执教;中等职业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则限于中专、技校、职高或初级职业学校任职。高中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可以互相认可。如发现伪造资格证书的情况,当事人将被禁止在未来五年内再次申请。
市教委负责认定高中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和高校教师资格;区县教委(教育局)则负责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和初中教师资格。
【报考条件】
(一)品行条件: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教师法》中的相关规定,且品行良好。申请人需由其单位或户口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办事处进行品行鉴定;如果是应届毕业生,则由其所在院校做出评价。
(二)学历条件:不同教师资格类型有不同的学历门槛:
- 幼儿园教师:幼儿师范学校及以上学历;
- 小学教师:中等师范学校及以上学历;
- 初中教师: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 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高等师范本科学校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 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学历,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的职称或中级工以上的技能等级;
- 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
- 成人教育教师:高等或中等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在校大学生(大二、大三及应届毕业生)可通过学生证或其他证明报名参加考试。
(三)教育教学能力:
1. 应具备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非师范专业的人员还需通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测试以及教育教学能力评估。
2. 普通话水平需符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至少达到二级乙等,并取得相应的证书。
3. 身心健康,无传染病,无精神疾病,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并经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报考时间】全国各省有所不同。
【考试时间】全国各省有所不同。
【考试科目】主要是教育学和心理学。部分地区可能有所差异。
【普通话水平】除特定高校教师外,申请其他类别的教师资格均需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普通话水平。所有报名者只要在当年年底前未达法定退休年龄,满足《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条件,并希望投身教育行业的中国公民,都可以申请并依法认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资格。
(一)申请流程:
师范专业毕业生:往届生所需资料如下:
1. 个人身份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
2. 师范专业毕业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3. 《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职工由单位提供,非职工由户籍地乡镇或街道提供);
4. 自填《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
5. 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身体健康证明;
6. 普通话水平测试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应届毕业生在其最后一年的学期末,可以向所在或拟服务的学校所在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此时可用学业成绩单替代毕业证书,思想品德鉴定表由在读学校提供,其他要求同往届生一致。只有当这些材料被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审核通过后,才能领取教师资格证书。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与师范专业应届、往届毕业生所需的材料大致相同,但在初步审核通过后,还必须参加由教师资格评审委员会主持的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考核,并提交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成绩单。若符合条件,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会在相应的受理期内公布认定结果。
(二)申请时间: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和授权的高等院校通常每年春秋两次受理资格认证申请。
针对非师范毕业生(无论是在职还是非在职),考试内容依据申请的不同类别分为:
- 高级教师: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
- 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学、中等教育心理学;
- 小学教师: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
- 幼儿园教师: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及卫生学。
每年举行一次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