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采矿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这次感觉政治大题改的比较严。政治关键选择题,书不在多,看一本就够了,关键是弄懂,在弄懂的基础之上能多看几遍就多看。第一遍看的慢也没关系,我看书慢就着急,我当时这样告诉自己,弄懂了哪怕只要一遍就够了,也不要囫囵吞枣看很多遍,那样根本没用。关于是否做题,我个人觉得最好把做题的时间省下来放下理解红宝书上,书中每一句话都要认真理解。后期看时间安排在做题。模拟题,见一套做一套,但做错的一定要认真分析。我犯一个大错每次错完不愿分析,导致后来还是反复错。譬如后期,肖四,任四,最后五套卷,风中劲草的模拟三套等。最后一个月可以选择一本大题资料来背,一般都是背肖四在加上自己选择的其他资料,如果前期书理解的透彻,背起来很快。最好,模拟题的大题自己想一想怎么答,特别是哲学,哲学要答的论点其实总结起来不多,同学们可以在看哲学的时候有意识的总结下,在看看模拟题关于哲学部分的题怎么用到这些观点的就可以了,自己做总结。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数学底子相对单薄,数学学习可以分为起步、提升和冲刺三个阶段。因为长时间没接触,我对数学有些生疏,于是从最基本的开始复习,起初还认为数学挺简单的,但当尝试复习全书时,我发现自己完全懵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直接挑战全书可能更合适。我因为基础弱,遇到难题只能反复研究课本和例题,才逐渐理解。我先把基础知识掌握了,然后再处理提高篇中的错题。做题时,我会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各类题目,比如错误题、迷惑题和关键题,这样下次重做就能心中有数。在强化阶段,我把高分题做了四遍,我认为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掌握各种题型,融会贯通才是关键。接下来的巩固和冲刺阶段,我会专注于真题,真题的练习至关重要,错误的地方需要反复操练,真题的价值超越所有参考资料和模拟试题。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起,我投身于英语复习之中。我创建了一个专门的复杂句子笔记本,挑选其中的生僻词汇和难解短语进行翻译,并通过查阅解析来理解,每日坚持一句,大约耗时6到8分钟,直到六月份未曾间断。这期间我一直致力于词汇的记忆,但不得不承认我在这一环节有些漫不经心。起初,我硬着头皮翻看了一半的单词书,后来实在难以忍受,便下载了“百词斩”应用,每天设定一定的词汇量去记忆。尽管这个过程颇为枯燥,但我还是每天坚持不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最终的结果是,我对这些单词有了大致的印象,但并未真正掌握。对于真题,需要不断重做,遇到不熟悉的词汇或短语,我会立即记入笔记。历年真题中总有一些词汇反复出现,而那些精彩的句型和表达则被我摘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英语的学习必须多加实践,每天都应练习阅读和记忆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关键。岩体力学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岩石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破坏模式等。需深入理解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掌握弹性、塑性和黏弹性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了解并能运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这是分析岩石稳定性的重要工具。
强化计算能力。岩体力学中涉及到大量的计算题,如应力分析、稳定性的评估、支护设计等。这些都需熟练掌握应力路径法、有限元法等计算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题目中。做题的过程中,不仅要看答案是否正确,更要去理解解题思路,这样真正提升自有的计算能力。
再者,实践与理论结合。采矿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岩体力学也不例外。尝试阅读一些实际工程案例,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也能提高工程思维。例如,凭分析矿山巷道的支护设计,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岩体的强度理论。
持续关注学科前沿。岩体力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会不断涌现。除了课本知识外,也需定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这对拓宽视野,提升综合能力非常有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我还发现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适时的复习巩固都至关重要。每天定时定量地学习,避免临时抱佛脚,帮助更好地吸收知识。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方式,比如有的人喜欢凭画图来记忆,有的人则偏好凭做题来理解,找到最适合自有的方法,会学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