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经验之谈:(1)政治不用开始的太早,最早八月即可。尤其近几年考研大纲变动很大。(2)学政治一定要有效率,每天的按部就班不是目的,能把琐碎的知识点记住才是重点,不要把细小知识点的记忆工作留在最后,可以选择一些技巧记忆,比如顺口溜法,框架等等(3)不要轻视后期的背诵,后期的背诵量和背诵难度还是相当大的(至少对于我这个理科生来说是这样),出了肖八小黄书一定要马上背大题(因为肖八每年12月中旬才出,时间很紧)。(4)选择合适的参考书很重要。如果中后期发现书目不合适,一定要学会自我反思并及时调整书目,这点很重要.因为时间是一趟一去不复返的列车,效率远远比努力更重要。别等到考前十天再后悔!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我的备考经历,首先要提的就是数学了,因为它无疑是所有科目中最关键的一环。从刚开始准备考试,我就已经开始研读数学了。对于高数部分,我主要依赖于复习全书。到了大约十月底,我转而去做历年真题,一套接一套。我觉得除了2016年的题目特别棘手之外,其他年份的试题都还算平易近人,所以就没有太过深入地去解题。随后,我开始了模拟题的训练,包括400题、八套卷、四套卷以及李永乐的模拟题集。这些模拟题让我受益匪浅,尽管每次做完都仿佛被鞭挞了一番,真题我能拿140分,但模拟题能达到120分就算不错了。然而,模拟题的价值更在于其命题思路,因为你无法预测哪些题目可能会在真正的考试中出现,分数固然重要,但理解题目的设计更为关键。如果给这些模拟题做个排名,我会说李林的最好(可惜我没做),其次是李永乐的,接着是四套卷和八套卷,最后是400题。个人觉得400题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但我强烈推荐大家在数学上多花时间做题,真题不必重复太多次,重点是要多回顾错误的部分。至于模拟题,说不定哪一道就是考试原题哦!数学的学习,归根结底就是不断刷题!初期阶段,我还是建议以复习全书为主,多翻阅几遍,每一次都会有新的领悟。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的复习步骤是:自己做题1遍,跟着精读1遍,自己整理笔记、句型1遍,回顾各年笔记整理题型1遍,时间是从暑假开始的,大概做到11月初就结束了,所以大部分一共看过4遍题目,然后选择近三年的文章熟读,背一些句子,这些是后期后空就背,没空就算了,我实际上背完了也没有考查或回顾。完形填空关。我觉得完型是考察平时积累的题,他不考你特别语法类的知识,但就是那些相近词也容易把人搞崩溃,所以平时多积累一些固定搭配,各类词的用法,各类词组的用法还是有必要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它涉及到系统分析、设计以及优化等多个方面。在理论部分,你需深入理解系统的数学模型,如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等,这些都是构建控制系统的基础。对这部分内容,我建议多做笔记,画图辅助理解,配以大量的习题练习,以加深理解和应用能力。
掌握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至关重要,比如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根轨迹法、频率特性等。这些知识点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需凭实例来理解和运用。例如,你尝试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分析其稳定性和性能。
再者,PID控制器的设计与调整是一个重要且实用的章节。理解其工作原理,熟练掌握Ziegler-Nichols法则和其他调整方法,能够帮助你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游刃有余。这里,动手实验和模拟仿真也是提升技能的好方式。
对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观测器设计、最优控制等,虽然相对较难,但却是高分的关键。这部分内容需较高的数学基础,尤其是线性代数和矩阵论。我建议提前复习这些基础知识,并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推导和计算,不断巩固深化。
,学习自动控制原理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经验。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定期回顾整理知识框架,将新学的知识融入到已有的体系中,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我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凭交流碰撞出新的理解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