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控制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众多科目中,政治或许可说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无需提前过多准备。我的学习计划基本遵循辅导课程(对于觉得政治难的同学,参加一个辅导班会很有帮助)。我从10月1日才正式启动政治复习(当然,9月开始也是可以的)。考研政治的关键在于选择题,所以10月和11月我主要精力放在做选择题上。我用的是《精讲精练》配合《1000题》,每读完一章《精讲精练》就做对应章节的《1000题》。我觉得《1000题》极其关键,涵盖了所有重点内容,我总共做了三次,第一次标记错误,第二次重做错题并深入理解和查阅教材,第三次则在考前两周内完成。另外,推荐购买《风中劲草》来记忆一些内容。11月中旬,各类预测卷陆续上市,我建议买一套,以做选择题为主,例如肖秀荣的八套卷、蒋中挺的五套卷、任汝芬的四套卷以及肖秀荣的四套卷。至于分析题,从11月中旬开始背诵也不迟,主要关注肖秀荣的四套和蒋中挺的五套。今年肖秀荣的四套卷分析题预测非常准确,一般来说,只要熟背肖四和蒋五,分析题部分就不会有问题。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个人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可以,第一遍你可以看看课本,熟悉熟悉基础知识,注意一边看书,一边把只是串联起来,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在看张宇的视频,据说很有趣,有很多基础的知识讲的也是通俗易懂,如果课本看不下去可以试一试;这是第一遍,第一遍过课本,一定要做一点基础的一点的题目,至于第二遍,我就开始做数学全书,如果你看到数学全书的那些题目,你大部分都不会,不用着急,因为大家都不会,最重要的是做题思路,这个时候就要及时标记自己不懂得地方,数学全书第一遍下来时间会比较久,这个时期我比较建议做一些买全书时送的那个分阶检测,就是看了一节的全书,做一下对应的分解测试的题目,感觉这么配合下来效果比较好,但是分阶测试题目上题目比较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确定可以做多少,第二遍做全书的时候如果有很多不懂得地方,看看视频或者教材,弄懂了就好。接下来第一遍全书结束后,开始第二遍,你会发现第二遍全书会用的时间比第一遍少了一些,然后把分阶检测剩下的题目做一下。第二遍结束之后,你基本的知识点和基本的做题思路都有了,这时候就要采用题海战术了,比如660题啊,也可以做张宇的1000题,都可以,总之这个时候就是要多做题,反复做,锻炼你看到题目就有好多套路。一般在十月底或者十月初就开始做真题,张宇一般推荐30年真题,但是我觉得你可以只做近20年的就可以,但是做真题就要给自己在考试的感觉,第一遍按照考试的时间模拟一下,如果时间过了也不要紧,重要的是就是把所有的题目,所有的知识点,做题方法都弄懂了,这是第一遍真题的目的,第二遍真题目的,就是拿到150分,而且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在真题做完了之后,可以找一些押题卷,李永乐6+2,张宇最后4套,合肥工大都可以,不要都做,做几套就行,不会也没事,因为都比较难。最后考试一周前,做一下李永乐6+2里面的由历年真题混编的两套卷,严格按照考试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自七月底起,我每日清晨必去图书馆先投入半小时背诵单词,依据清单逐个击破。七八月间,每日平均消化两至三个清单,若遇到陌生词汇量较少的情况,我会选择多学习一些。初期阶段的重点在于巩固基础,因此勤奋背词至关重要,这样后续做真题时能更流畅,尤其是那些常考词汇,必须熟记于心,因为它们常常在试题中反复出现。与此同时,八月中旬起,我开始着手做历年真题,每周坚持两套。真题无疑是提升英语分数的关键,整个备考期间,至少要完整做三遍,并且对答案解析要仔细研读,其中对复杂长句的剖析及额外知识点的拓展最好记录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查阅温习。我的英语作文复习启动得相对较晚,直到十月中旬才开始。起初是背了又忘,反反复复,过程颇为煎熬。背完后我会尝试默写,再找不同题目自行练习写作。随着练习的增多,我逐渐提炼出了属于自己的语句和模板,考试时就能灵活运用,切忌全文依赖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系统理论的基础,涵盖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多个重要方面。理解和掌握系统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包括经典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状态空间模型以及非线性系统模型等。这部分需扎实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基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进行系统分析。
系统的稳定性是设计控制系统的前提。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根轨迹法以及奈奎斯特稳定判据都是需深入理解和应用的内容。这部分需结合实际问题,凭绘制根轨迹图或进行奈奎斯特图分析,直观地理解系统的稳定性。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是自动控制的核心。PID控制器是最常见的,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按系统特性调整参数,是基本要求。对更高级的控制器如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滑模控制等,虽然在初阶学习中可能不作重点,但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拓宽视野。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凭MATLAB或者Simulink等工具进行仿真,直观看到理论结果在实际系统中的表现,加深理解。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方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我建议找到一些实际的控制系统案例来研究,比如机器人控制、飞机自动驾驶等,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应用场景结合起来,会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不要忽视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问题,往往能激发出新的思考和理解。每个人的理解角度不同,多元化的视角会你对知识有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