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在十月份以后才开始涉猎政治学习的。我选用的主要教材是由考试中心编制的政治“红宝书”以及配套的大纲解析练习册。“红宝书”已经标好了关键点,内容条理分明。此外,我还浏览过政治大纲解析和任汝芬的“序列一”,后者在阐述上相当清楚。政治的选择题同样举足轻重,它们有助于填补知识空白,强化对概念的理解。仅仅阅读“红宝书”可能还不够,有些信息可能会只停留在视线中而未深入脑海。到了复习冲刺阶段,其实并不一定要死记硬背,只要能把知识点梳理得井井有条,并牢记于心,在考试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准确分类知识点,其次是要保持字迹工整,尽量避免每行文字倾斜。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能力可算是中上水平。很早就开始了英语学习,大约四月时,我便启动了词汇积累,使用一本按词根排列的单词书,其中包含历年考研的例句,这对理解和记忆大有裨益,这期间我总共翻阅了两遍。在距考研还有三个月的时候,我每天早晨都会背诵100个单词,直至考前一天未曾间断。平日里,我主要通过背单词和做阅读来练习,长难句部分并未特别专项训练。鉴于阅读题的分值比重,我购买了从1997年至2020年的所有真题,反复做了约三遍,到最后,无需看文章或题目,我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做真题的目的是理解出题者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了解错误选项是如何设置的。具体做法是先独立完成阅读,对照答案,查看解析和翻译,确保能理解每个句子的结构,并掌握每个单词的意思。一旦你的阅读技巧达到一定境界,甚至能预测出命题者如何设计陷阱。对于写作,我选购了一本考研英语作文书,每天都背,熟记了大约十篇大小作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类似题目。初期我也尝试过做完形填空,但由于它需要极高的英语功底且耗时较长,效果也不明显,所以我只练习了不到十篇。最终,我对自己的英语总成绩感到较为满意。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基础英语,这是一门需深厚语言功底和广泛阅读积累的科目。我认为,词汇是基础中的基础。每天坚持背单词,不仅要看词义,还要理解其用法,尤其要注意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区别,以及词根词缀的记忆,这能有效提高词汇量。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不能忽视。广泛阅读各类英文文章,包括新闻、学术论文、小说等,增强语感,提高理解速度。定期做模拟题,训练答题技巧和时间把握。
再者,翻译与写作部分,这更侧重于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对翻译,要注重实践,多做中英互译练习,对比原文和译文,找出差距,不断修正。了解并掌握各种翻译理论,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写作,除了基本的语言规范外,创新思维和逻辑表达更为重要。建议多读优秀范文,学习其结构布局和论证方式,尝试自己创作,不断提升自有的论述能力和批判性思考。
我还推荐使用一些在线资源,比如Coursera或TED Talks,这些都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帮助你接触到最鲜活的语言材料。找到一个好的研友或者导师也很重要,他们的反馈和指导能帮你发现自身的问题,及时调整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