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1)选择一本七八月间上市的政治基础知识书籍,市面上有许多版本,我个人挑选的是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当然也有徐涛等其他作者的作品。这些书的核心内容相似,挑选时可依据个人偏好。我当时认为需要配合《一千题》来购买相关知识点的书籍,以为这样查找资料会更方便,后来发现不同版本的内容大致相同。我主要用的就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在9月以前,你需要通读整个政治知识体系。初期我对政治的学习态度较为轻松,可能是由于我在调整学习状态的过程中,无论是英语还是政治,我都未给自身太大压力,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持顺其自然的态度。然而,基础薄弱的同学一旦进入学习状态,应当注重巩固基础。
(2)《一千题》我完成了两次半的练习,首次是与知识点同步进行的,那时刚学完知识点,记忆犹新,所以错误较少。第一轮结束后,到了9月,我开始快速完成第二轮。当我进行到第三轮的中途,八套卷发布,随后我就开始做八套卷,接着四套卷出来,又转战四套卷...对于政治学习,不需要过于严格规划时间。我在校内复习,看到同学们开始做八套卷,我也跟随步伐,但如果你不在学校学习,记得主动关注八套卷和四套卷的发布时间。
(3)如果时间允许,八套卷的大题务必熟记于心。我做八套卷的速度较慢,只背诵了一半的大题,此时四套卷出版,我就专注于四套卷。四套卷的选择题需明确对应的知识点,大题必须彻底背诵。请相信肖秀荣的权威预测力。如果时间和精力充沛,尽可能多地背诵八套卷的内容。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数学史上最难,所以分数都比较低。我先把基础打扎实,做部分课后题。然后看的是二李的复习全书。单独买了李永乐王式安讲义。个人觉得,基础和解题方法都要掌握得比较好,剩下的就是刷题了。然后做了最近15年真题。边做真题边做660,400题,张宇的8套4套也做了一部分。其实这些辅导书就足够了,关键是要弄懂,要比较熟练,特别是要培养计算能力,所有题目一定要自己先做了再看答案。有人问要看了几遍,这是追求形式的。不在乎遍数,而看你到底弄明白了没有。有的内容简单一遍就可以,有的比较难,多看几遍,还跟每个人的水平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考研英语方面:
请注意,新题型的练习绝对不可掉以轻心!我个人在新题型上的训练不足,因为之前总觉得这类题目不难,结果2018年突然出现了一道让我束手无策的排序题,几乎耗去了我二十分钟的时间,最终只能凭直觉随意排列,估计全部错误。所以,你自己必须多做总结,多加练习。英语这门学科,你的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对于作文部分,我依然建议使用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重点记忆书中的必备范文,大约从十月中旬起,我每天都会背诵一篇大作文和一篇小作文。此外,历年真题的范文也值得背诵。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深入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它在我所选的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门课程涵盖了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动稳定性等多个方面,理论性强,实践性也不可忽视。对备考,我认为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至关重要:
1. 基本概念:理解并熟记流体的基本性质,如压力、密度、粘度等;掌握流体静力学三大定理——帕斯卡定律、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性方程,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2. 流动模型:了解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的区别,熟悉欧拉方程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这是描述流体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要能灵活运用这些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 伯努利定理:伯努利定理在分析无黏性流体的一维稳态流动中起着核心作用,需熟练掌握其推导过程,并能应用于各种流动问题,如管道流动、风压计算等。
4. 流动分离与湍流:这部分理论相对复杂,但对理解和预测许多实际流动现象至关重要。要理解雷诺实验的意义,掌握边界层理论,尤其是分离流的概念。
5. 实验与应用:理论知识的掌握一定要结合实验来加深理解。例如,凭做流体实验,直观地观察到流体的动态行为,这对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非常有帮助。
6. 解题技巧:多做习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尤其要注意,流体力学的题目往往需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训练自己将不同理论联系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工程流体力学,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大量的练习和思考。每一个公式背后都蕴含了物理意义,理解它们,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是我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