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从7月下旬开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月下旬开始至9月底,把各科的知识点过一遍,一般每节课后会有少量习题,听课时可以先自己做,然后再听老师讲解加深印象。同时,这个阶段可以《1000题》也可以加进去,听完一个单元后可以配套《1000》题巩固,毕竟因为政治记忆的点太多,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又都是初次接触,很容易出现昨天刚听过的知识点今天就忘记的情况,而且通过做题,也更容易把握哪些是重点考点或者容易设陷阱的点。建议第一次做《1000》题不要把答案写在书上,这样可能会对第二次做题产生干扰。我的习惯是,每次做题把答案写在纸上,对过答案后把做错的题号用笔在书上标注,以筛选出第二个阶段要做的题目。这个阶段我对政治的时间安排比较灵活,一般是在学其他学科学累的时候穿插政治,这个阶段重点是理解性记忆,不太费脑,可以作为调节性的学科。10月至11月中上旬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我仍以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点的巩固为主,并辅以《肖秀荣时政》。这个阶段的时间安排比较固定,一般早晨拿出1至1.5小时温习讲义知识点,重点复习需要记忆的选择题考点。晚上拿出半小时至四十分钟,针对第一轮的错题再做一遍,如果依然做错,需要分析原因,找出这道题所考的知识点,着重记忆。这样两轮下来对于选择题会有一个不错的掌握。此外这个阶段可以加上《肖秀荣时政》,学累的时候看两页,书中对于重点会有黑色加粗标注,其余部分是帮助理解。对于时政书后面的配套选择题最好做一下,因为这本时政是以专题形式进行介绍,每个专题就像一篇小文章,容易让人抓不住考点,看了后边的选择题,就会比较了解哪些地方是考点。肖大大对于时政题的把握还是很棒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从11月中旬到考前,主攻大题,辅以选择题考点记忆。大题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背背背,我主要背的肖四和部分肖八,有余力的话可以多背些。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大概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积累,每天坚持背20分钟左右单词,当时用的恋恋有词,都差不多,选择一本单词书足以,必须坚持背,特别注意熟词僻义。中午做篇阅读(只做真题!!!),不要贪多,一篇阅读做细点,里面的每个单词、语法长难句都要弄懂,还有题目的套路尝试去积累,真题大概做三遍,后期10月以后开始积累作文素材,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完型我没有特别好的方法,重在平时积累和对句子的感觉,以及联系上下文的能力,做过几篇之后一定能找到感觉,千万别在没开始的时候就放弃这10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程是政治学的基础,涵盖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以及研究方法。我认为,理解并掌握政治权力的产生、运行和变迁规律是核心。要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西方古典政治思想以及现代政治理论,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等不同流派的观点。要关注国内外的政治实践,凭案例分析加深理论理解。复习时,我建议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深度思考。
“政治学专业综合”则更为广泛,包括了国际关系、公共政策、比较政治等多个领域。对国际关系,重点在于理解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的互动模式,以及全球治理机制。公共政策方面,要熟悉政策过程模型,理解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的各个环节,并能运用到具体案例中。比较政治则是对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政治发展路径。这部分需广泛的阅读和跨文化的视角。我在复习时,会挑选一些关键国家或地区进行深度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来理解其政治现象。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的是“理解优于记忆”。政治学并非简单的知识点堆积,是需深度理解和独立思考的学科。我会定期做笔记,整理出重要观点和理论,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很有帮助,听到不同的见解,激发思考。我也会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专家讲座,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