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接下来会进入模拟试题阶段,拿到练习卷后别急于动手。首先重温《1000题》中的错题,特别关注那些常犯错误的部分。只完成八套卷的选择题部分,大题可浏览一下。考虑将题目和答案分开装订,便于查阅。这八套卷的目标是从独立知识点的操练转向全面能力的培养,只是其难度不及《肖四》。关于《肖八》的操作细节不再详述,重要提示:切勿过分关注每套题的得分或与他人的对比,因为政治科目的命题风格年年各异,做历年真题对提分帮助有限,不过它们的难度贴近实战,建议在考前几天集中做最近三年的选择题。推荐使用考研帮来节省成本,书籍价格高且利用率不一定高。至于如何运用《肖八》,制定个合时宜的计划,以每隔几天一套的速度推进,侧重分析错误题。最好能在《肖四》发布前完成《肖八》的练习。
考研数学方面:
相信大家都知道要把数学花最长时间,我也是。先说说总体规划吧,7月份之前把课本要过一遍,课后习题当然要做,不过挑着做,随便做做就行,没必要全做。然后7、8月份要刷全书了,我是因为前期有老师带着学过一遍,第一遍的时候错题就不多。到了9月份要开始刷真题了,一天一套吧,然后每个人选择的真题不一样,有的是十年有的是15年,我是全都做了。然后开始一边刷全书,一边刷真题,第二遍要好的多,这时候真心觉得老师讲的很多解题思路和方法都很有用。第二遍真题我是按章节做的,这里每个人做法不同。然后开始第三遍真题,第三遍真题我是按照百分卷做的,就是新买一套题,在重新做一遍,这时候135、140以上很正常了,这时候真题还是有不会的,没办法就是这么坑,做完第三遍第四遍我就开始专门做错题,不会的题。做完错题之后,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做了近十年的真题。这里建议大家买两个人的真题来看,因为答案有时候会不一样,我说的是解题思路和角度啊。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是得分的关键,至关重要。我认为,提升阅读能力的基础在于词汇量,必须确保大多数考研词汇都能理解其汉语含义,这样才能谈论阅读效率和策略。对于少量超出大纲的词汇,不必过于纠结,以免浪费过多时间。阅读中常遇到的难题包括速度慢、复杂句子难以解析以及选项判断困难。我个人的看法是,短期内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分析速度和增强选项辨别力来改进,但解决复杂的句子结构涉及语法规则、句式结构等深层次知识,这不是短时间内所能突破的,所以我建议将这部分努力放在次要位置。对于写作训练,务必务实,仅看懂或思考是不够的,必须动手写,通过实践了解自身水平,并严格控制时间。最初可能题目都看不懂,但逐渐会摸清作文的脉络,最后能形成一套适应个人风格的通用句型模板。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找到英语水平高的同学或教师帮助修改,唯有不断修正,才能明确自身的不足并取得进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涉及到材料的性质、结构、制备以及应用等方面。对备考,理解并掌握基础理论至关重要。比如,你需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如晶格参数、晶向和晶面等;,要熟悉各类材料(金属、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特性及其形成原理。
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也是考试的重点。这部分需理解应力应变曲线,掌握杨氏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等基本物理量,并能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材料行为。对相变、熔点、导热性等热学特性的理解也不能忽视。
再者,腐蚀与防护、磨损与抗磨损能力、材料的老化与稳定性等内容也会出现在考试中。这些知识点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记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特别重要。你先从大的分类出发,如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细化到每一类的具体性质和应用。每个主题下都列出关键的概念和公式,这样方便复习和记忆。
做题是检验和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凭历年真题或者模拟试题,你了解到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也能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复习。对复杂的计算问题,一定要动手做,因只有实际操作真正理解并解题步骤。
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尝试将所学知识与生物医学工程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思考如何运用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解决具体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