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的比较晚,9月底吧,买了一本肖秀荣精讲精练看了一遍,因为感觉有个印象再上课效果会好一些,要记笔记。有个大框最好,尽量记住多的内容。后来风中劲草就出来了吧好像,就开始背,我这个人有时候就是差不多style,所以导致很多都不够严谨,这是性格缺陷,奉劝学弟学妹们踏踏实实记住每个重要的知识点。再后来就是肖秀荣八套,四套。其实还有其他很多套题,比如蒋中挺五套题,杨加宁,还有石磊,多做题是没有坏处的。着手的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
考研数学方面:
阶段一:对于数学,我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时,全面地阅读教材并完成所有习题,同时也要把李永乐的全书通读一遍。你可以选择全书或者36讲,我个人使用的是全书,建议线性代数部分参考李永乐的讲解。
阶段二:暑假期间,你应该再复习一次全书,并完成660题或1000题的练习。
阶段三:新学期开始,最晚到十月份,你需要启动真题训练,如张宇的真题大全解以及他的模拟试题,包括张宇的八套卷、四套卷、最后一套卷和超越五套卷等。主要焦点应放在真题上,如果时间紧迫,模拟卷可以适当舍弃。真题应在早上8:30至11:30之间按考试时间进行模拟。
阶段四:十二月时,腾出时间来回顾笔记和错题。你会发现如果等到最后几天才看笔记,内容太多无法消化,因此十二月应专注于浏览笔记,标记出自己掌握不牢固的部分,考试前夕只需复习这些标记内容。 数学学习需要持续不断,每个阶段的任务都应及时完成,否则会发现一旦落后,就会步步落后。
考研英语方面:
说一下英语吧。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重要的是请讲三遍。其实我就是在单词这方面有点吃亏,一开始我老觉得单词这么多,背过也就忘了,还不如把时间省下来做会真题呢,其实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就算你背完一遍也没记住,但做题时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你会感觉好多词很熟悉,有印象,有时候联系上下文猜也能猜对。所以单词必须要背,而且要早背,最好多背几遍。我当时背单词背的就晚了,没什么时间了,就买了一本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单词,小册子形式的,上面浓缩了考研高频词汇,我感觉还不错。不过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不一样,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单词书很重要。英语还有阅读,新题型,完型,这些题型就需要你多做真题,多做几遍,并且把重点放在阅读上。作文就是也要多背,最重要的是要多自己动手写。其实这些我相信大家也都看过不少经验了,我就是多强调一下单词的重要性,免得再有学弟学妹和我一样走弯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学等多个领域,主要探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准备这门课程时,你需有扎实的生物学、化学和地理学基础,也要对经济学、法学等社会学科有一定的理解。
在具体内容上,环境问题的定义、类型及其影响,如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是考察的重点。环境政策与法规、环境保护技术以及环境评价也是重要的知识点。特别要注意的是,环境科学强调实践性,所以环境问题的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策略也是考试中可能涉及的部分。
对学习方法,我推荐以下几点:
1. **系统阅读**:先从教科书入手,构建起整个学科的知识框架,了解每个主题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深度理解**:对每一个关键知识点,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机制,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3. **广泛阅读**: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和报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环境问题的发展动态。
4. **案例研究**:多做案例分析,凭具体的问题来应用理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讨论交流**: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激发思考,也可能发现自有的盲点。
6. **定期复习**:环境科学知识繁杂,定期回顾和巩固是非常必要的。
7. **模拟练习**:做一些历年真题或者模拟试题,熟悉考试的格式和难度,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