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是文科,对于政治不陌生。但对于高中学理科的,我的建议是早点准备选择题。选择题的分数决定你考研政治的分数,因为大题最后各种押题卷都能押上那么几道,再加上自己的发挥,总的来说大题是拉不开分的,除非你答的特别好。基于此选择就很重要,我建议有时间的同学最好看政治考研大纲,这是最保险的办法,因为各个老师编写的政治复习书总有个人主观色彩,并不是很全面。看看今年政治选择题就知道了。但是大纲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枯燥,很难看进去,所以就看你们自己啦。
考研数学方面:
从近年来的考研数学试题,特别是今年的题目中,我们可以明显察觉到,考试并不过分强调解复杂问题的能力,反而更注重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技能的掌握。因此,我认为在备考期间,大家应侧重于深入理解概念,避免盲目记忆公式(尽管有些公式确实需要熟记,这里建议准备一个小册子,将每一页对折成四部分,1和3部分写公式名字,2和4部分写公式内容。查看时只看名字,尝试自己写下公式,这种方法对记忆单词也很有效)。通常,许多人都选择使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作为主要参考资料。我个人认为,只要这一本书就足够了,关键是要彻底理解和掌握书中的每个习题,这样取得理想分数是完全可能的。全书至少要通读三次,每一次都要专心致志,草率阅读只会事倍功半。
考研英语方面:
初期阶段(7月之前)重心放在积累词汇上,词汇量必须稳固。我个人推崇朱伟的《恋练有词》,按照他的方法,我通常两天攻破一个单元,第一天学习新词,第二天回顾巩固。这一阶段大约持续到9月底,我每天都坚持完成一篇95年至04年真题的阅读理解,做完后仔细研读,并记录下陌生词汇,以便随时查阅。9月中旬至10月底,每周我会安排一套05年至12年的真题,限时两小时到两小时十分(不含作文)。遵循第一天做题,接下来六天深入解读,最后一天汇总要点的原则。进入11月,写作训练成为重点,基本上每隔一天就要写一篇文章,轮流进行大小作文,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找伙伴互评。同时,我开始了05年至12年真题的第二轮,这回包括了写作部分。到了12月,我把13年至19年的真题作为模拟试题,每周一套,剩下的六天用于精细阅读和总结。鉴于我在新题型上的表现欠佳,那个月我大约每两天会专门做一次Part B,不做精读,仅做题对答案,找出错误原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工程学是一门涵盖广泛且实践性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环境科学、化学、生物学、物理等多领域的知识。在南大的课程体系中,它主要包括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噪声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我建议先从基础的化学反应原理、微生物学和流体力学开始复习,这些是理解和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石。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每个主题,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或化学过程至关重要,但也要了解实际应用中的设备、工艺流程和设计原则。我会推荐大家阅读一些工程案例分析的书籍或者论文,这样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做题和模拟考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南京大学的试题通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所以不仅要熟练掌握公式和计算,还要能灵活运用。我通常会定期做一些历年的真题和模拟卷,以此来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并对重难点进行反复练习。
小组讨论和教授交流也是我学习的重要部分。我经常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或者向导师教,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往往能带来新的视角和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