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能源动力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理科生,我对政治总是感到头疼,但话说回来,一旦在考试中表现不佳,分数损失会很大,所以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习。对于客观题,我大约从10月才开始着手准备政治,其实我个人认为,在当年的官方教材发布之前,最好能结合过去的考试大纲,先完成肖秀荣的1000题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10月才开始看红宝书对我来说确实有些紧张,以至于后来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回顾1000题中的错误,但只要扎实地做完1000题,政治的客观题部分一般能把多选题的错误控制在三个以内。毕竟,“得客观题者得天下”,正如老师所说,目标是在考试前,你的模拟试题客观题部分,单选和多选分别最多只能错一个。
对于主观题,起初我特别困扰,总觉得理科背景的我不擅长构造语句,担心无法组织出内容。然而,到了后期疯狂背诵的阶段,我购买了“20天20题”和肖四,逐渐能够熟记于心。考完政治后,我觉得情况还不错,因为在跟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许多知识已经不知不觉地内化了,写作时仿佛有了如神助。
考研数学方面:
要掌握高等数学,需要投入大量努力,尽早复习是明智之举。这四本高数教材确实具有挑战性,我本人选择了较为艰深的《高数十八讲》和《线代辅导讲义》(我个人认为这是考研的最佳辅助材料)。选择哪种参考资料并不关键,关键是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项练习。我完成了两轮辅导书的学习,如果时间允许,强烈推荐做第三遍,随后再开始接触真题。在做真题时,分数不必过于挂心,它们并非衡量标准。整个学习过程可大致分为打基础、巩固提高和冲刺三个阶段。我的建议是,每个阶段都应提前开始,不宜延误,并且要严格执行计划。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张剑黄皮书基础阅读,稍难,但是觉得和真题很像。真题:口碑比较好的是张剑黄皮书,当时我也买了。后来发现,讲解过于繁琐,后来用的何凯文真题阅读讲解,用起来感觉很舒服,思路很清晰(推荐)。模拟题:没必要,我一套都没做。后期没题做了建议再过一遍真题,真题不嫌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传热学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传热学主要研究的是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包括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方式。你需深入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了解傅里叶定律如何描述热传导,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如何描述流体对流,以及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如何解释黑体的辐射热传递。
掌握各种传热模型和计算公式。比如,平壁、圆管的一维稳态热传导,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的换热系数计算,以及黑体和灰体的辐射换热等。这些模型和公式是解决复杂传热问题的基础工具。要熟悉并能熟练应用普朗特数、努塞尔数、雷诺数等无量纲参数,它们对预测和分析传热现象极其重要。
再者,实验和案例分析也是学习传热学的重要环节。凭模拟或真实的实验,直观地理解传热过程,增强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你尝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导热或对流换热的理论结果,或者分析一些实际工程中的传热问题,如冷却系统的设计、建筑节能等。
利用现代技术辅助学习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现在有许多在线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视频和练习题,帮助你深化理解,巩固知识。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如ANSYS Fluent,能帮助你更直观地理解三维空间内的传热现象。
持续的复习和实践是提升的关键。传热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只有不断温习,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真正掌握这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