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就是到10月份的时候开始背的 我没有看本科学的课本 就是背的风中劲草,到考前一周 一定要看肖的最后四套卷 考试的时候很多题都是那上面有的要把那四套卷的大题全背过 就算不睡觉 不吃饭也得背 而且每个题都要背。前面说的是政治大题,选择题我做的是任的序列2 就做了这一个序列。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英语要抓的就是基础-即词汇,上来肯定是要说背单词,背单词是一个痛苦的工作,但是硬着头皮也要做,确实很有效果,但是也要注意时间,背到9月就应该背完了,其后就不要再花大量时间在背单词上去了。在背单词的同时,我还买了黄皮书的基础版,并详细的做了笔记。我认为学英语打好基础很重要,也就是说,除了做10年真题外,10年之前的真题最好也做一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语言学概论”,这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语言科学基础课程。它涉及到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多个子领域。我认为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理解语音是如何凭物理声波产生,音系如何规定一个语言中的声音组合规则,以及语法如何构建句子结构等。在学习过程中,我倾向于先宏观把握各部分框架,逐个击破细节。多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有助于巩固记忆。阅读经典语言学教材和研究论文,提升理论深度。
“中国语言基础”则更侧重于对中国汉语的系统性理解和历史演变的理解。我会花大量时间去熟悉汉字的构造和演变,如六书的基本原理;了解汉语的音韵历史,比如上古音、中古音的研究;理解现代汉语的方言差异及其来源。这个过程需大量的阅读和实践,比如尝试分析古文诗词的音韵结构,或者对比不同方言的特点。关注现代汉语的变化,如网络语言的新兴词汇和表达方式,也能增加对语言实际运用的理解。
在学习这两门科目时,我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课本知识,我会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如语言调查、翻译练习等,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以此深化理解。我也建议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共同讨论,相互答疑,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