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每年的政治大纲都是九月份才出,之前的各类辅导书都是参照去年的大纲编写的,我个人的意见是,政治之前没有必要复习,等大纲出了再开始复习也来得及。至于买什么辅导书,我买了肖秀荣的强化三件套、大纲解析、风中劲草、肖秀荣形势与政策、最后八套卷、最后四套卷。其实肖秀荣强化三件套中的精讲精练就是根据去年的大纲解析编写的,它比大纲解析好的地方就是排版清晰,重点突出,不好的地方就是和今年的大纲解析肯定有出入。我复习的时候用的主要是大纲解析,精讲精练就是用来看看哪边比较重要,然后在大纲解析中标注出来。大纲解析一定要认真看,一遍肯定是不够的,最起码是两遍。第一遍要仔细看,因为好多小的知识点也是会考的。第二遍看主要看你之前画的重点部分,其他部分也得回顾。风中劲草这本书是把重要的知识点摘录出来的,有助于你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第一遍的时候,看一节大纲解析做肖秀荣的1000题,看完一遍,1000题就做完一遍了,把不懂和做错的地方标注出来。看第二遍的时候,再把之前做错的题做一遍。有些人会去背风中劲草,我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但我只是看了两遍。最后的背诵我留给了最后四套卷,这边要强调的就是,最后四套卷一定要背啊!!!背得滚瓜烂熟,因为真的会有原题,这边说的原题是考的知识点相似的题。我最后悔的是最后八套卷的大题没看,里面有一题原题(说多了都是泪),所以说,最后八套卷的大题不需要背诵,但要去看看啊!!!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考研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自始至终,我未曾间断过数学的学习。我的学习材料包括李永乐的全套复习书,李永乐的660道选择填空题,以及李永乐的400题,当然,历年的真实试题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个人认为,重中之重在于实战练习真题、全书和660题,光看不练是绝对不行的,这是数学学习的一大误区。此外,解题时应保持思维开阔,比如应用了一个定理,不妨在脑海中回顾一下该定理,联想到相关典型例子和需要注意的细节。完成基础课程后,你会发现数学是一个紧密相连的逻辑体系,各章节相互影响。我一直坚持的原则是:勤奋实践,积极思考,运用联想记忆。关于公式,我不推荐死记硬背,我自己就没有特意记忆过任何公式,而是通过频繁练习,公式自然就印入脑海了。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做题时务必细心,尤其面对难题,费尽心思解答出来后,却忽略了化简步骤,对于填空题来说,这就得不偿失了。一定要引以为戒,我在这一点上可是有过惨痛教训的。全书和660题需要反复操练,大家切记!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阅读是真题很重要,甚至不需要什么模拟题,只需要研究真题就够了!用的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真题我刷了两遍,错的多的我刷了三遍。阅读我也是从准备考研开始就在做的,一天一篇。第一遍可能会错的比较多,但是第一遍的时候不要把答案写在试卷上,另外拿一个小本子记下来错题的题号就行,第二第三遍要深入地研究一下每个答案为什么错,它是怎么迷惑你的,这个很多老师都有研究,套路一直都是那几个………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综合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知识体系,它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理论、金融市场、公司理财等多个领域。在备考之初,你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全面的理解,这是构建你金融知识框架的基础。对微观和宏观经济,理解供求关系、市场均衡、经济增长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要深入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如利率决定、汇率变动、资产定价等。
对金融理论部分,如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等,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这些理论不仅会选题中出现,也是论述题的重要考点。在复习这部分时,建议结合实例来加深理解,这样能更好地把握其实际应用。
再者,公司理财部分的内容,如财务报表分析、资本结构决策、投资决策等,需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特别是财务比率分析,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权益比等,这些都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对复杂的计算问题,凭做大量的练习题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关注最新的金融政策和市场动态也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帮助你在案例分析中展现出敏锐的洞察力,也能在论述题中展现深度思考。你凭阅读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专业媒体,或者参加一些金融论坛,提升自有的行业敏感度。
我要强调的是,复习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系统性和连贯性。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复习,并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遇到难点不要急躁,多思考,多讨论,必要时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