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对待政治复习必须严谨,历年都出现过高分考生因政治不及格而错失录取机会的情况。跟随着肖秀荣的指导就足够了,我购买了他的全部教材,并且阅读了政治大纲的红皮书。如果只选择一本书,我认为肖老师的书籍已经绰绰有余。我个人从8月中旬开始复习政治,若是你觉得自己的基础较弱,可以提早一些开始。我每天分配两个小时给政治学习,初期投入较少,但随着时间推移,接近考试时,我会增加到大约每天四个小时。我觉得政治是所有科目中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分数的一门,所以在考前我特别注重这个部分。(政治达到合格线并不困难,关键在于认真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觉得基础比较重要,所以我开始就开始啃高数课本,书也要从头到尾,全都过一遍,把书上的例题讲解全都弄懂,这样能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架构,就知道了数学讲的那些东西。课本看完之后,就跟着老师上课,然后做李永乐的辅导书,同步跟进,一遍看全书,一遍做同步练习题,就这么慢慢来。全书看完了,我就开始做题,真题啥的全都做了。最后一个月不停地做模拟卷,我把市场上卖的卷子,张宇,李永乐等的卷子全都做了,大概做了有60套模拟卷子。很多人复习数学喜欢把错题抄下来,但我觉得没必要,我只把错题标记了,之后去看看就行。还有就是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数学复习到后面一定要把不懂的都弄懂,做题时发现有不熟的地方一定要回去翻全书。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就如同汉字一样。单词不认得,怎么可能读懂文章呢?但我也不认同考研英语就是考单词,很多时候你单词都认识,但还是读不懂,这是另外一回事了。但要记得,单词始终是基础。既然不是雅思托福的牛人,还是老老实实地把单词背好,把基础打牢。我选择的是红宝书,其实哪一本都无所谓,关键是你的效率,是否真的有在背它。纠结了半天选哪本书,不如花心思好好把单词记下。一天一个list,大概有70-80个单词,新开始一个list就要记得把前面的复习一下。大概花了一个月左右,单词过了一遍,但是你会发现相当于没背,但是不要着急。这是为后面做准备的。我个人很推荐在阅读中背单词的方法,最开始我是拿张剑的150,一天做3-4篇,然后就练习翻译,把不会的单词记下来,当然他的书后面都附上单词表的,但还是把阅读里不会的单词用记号笔标出来。毕竟读了文章,也做了题,会对单词更熟悉的。这个过程里,你会潜移默化的对单词产生认同感,尤其是遇到重复的单词会发现宝藏一样开心,嘿嘿。这个练习坚持下来,会积累很多单词。然后我再去过一遍红宝书,发现大部分单词都很眼熟了。然后我走了真题背单词的路。方法还是一样的,最后把01年的阅读单词到现在都总结一下,认真抄写,认真背,你会有自己的单词库,再去翻看红宝书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多单词真的一下子都记得了。当然自己的单词库也要不断更新维护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材料力学涉及到许多基本的概念,如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每个概念都有其物理意义,需凭实例去深化理解,比如应力就是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应变则是物体形状改变的程度。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基础,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游刃有余。
掌握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材料力学中的计算公式很多,如胡克定律、剪切模量、泊松比等。公式并不难,关键在于理解它们的来源和适用条件。我建议大家在记忆公式的,多做题,凭实际应用来加深印象。对一些复杂的公式,尝试自己推导,这样既能巩固知识,也能提升解题能力。
再者,重视实验和案例分析。材料力学不仅仅是理论,实践部分同样重要。四川大学的课程中就包含了实验环节,凭亲手操作,直观地看到材料受力后的变化,这对理解材料的行为非常有帮助。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也是提高理解的好方法,比如桥梁建设、建筑物抗震设计等,都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
持续的复习和反思。材料力学的知识点繁多且相互关联,需反复温习以保持记忆。每次做完题目或听完课后,我都习惯性地回顾一下,思考哪些地方理解得不够透彻,哪些知识点还需加强。这样的自我反馈机制对深化理解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