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结构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接近十月份时我才读完马原,顿感光阴紧迫,于是每晚10点半从宿舍出来后,我便选择在走廊上继续学习(因为宿舍已熄灯)。每当深夜万籁俱寂,我席地而坐于走廊,依靠微弱的灯光捧着肖老师的《精讲精练》,手握红笔与黑笔交替标记。先通读文字部分,接着完成每一章对应的习题(我已经提前为整个考研过程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明确每日的学习内容和量)。《精讲精练》复习完毕,我又投入到《1000题》的练习中,接着是肖八、肖四,后续还额外做了蒋五,这一切持续到考试前一周。最后的七天里,我全力以赴地背诵肖四,仿佛它是我唯一的救赎。
考研数学方面:
我基础还好,最早当然是好好看课本,之后看数学分册,做个两遍左右吧,确保上面的知识完全搞懂,10月前,我把知识点复习的比较全面一些。10月份以后呢做做800题,把这个要是能搞懂,问题真的不是很大了,你也可以去看看前几年的原题,难度确实不大。。在做800题的时候每天保证做个30道左右,有时兴致来了就多做十几道:第一遍我是先用铅笔在题目旁边不写过程只写答案的(也可以写在纸上),疑惑不定的题我在序号下打一横,做错的画个圈,这一遍主要是训练正确率;第二遍我在草稿纸上把做了横杠或者圈圈标记的题认真地把全过程写下来(有时间的话建议除了比较基础的题之外)。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学生感到最困难的部分是英语,因为每年都有大量考生在这个科目上失利。教育部设定的通过率仅为三成,即便是在招生规模扩大后也是如此。因此,英语无疑是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领域。我自身的英语能力并不强,所以我每天至少会投入半日,有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复习英语。从早晨7点开始直到午餐时间,这段时间都被我用来学习英语。英语不能临时抱佛脚,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深入的研究。我使用的资料是张剑编著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这本书非常全面且详尽。我确保在考试前能将真题研读十遍,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解题,理解和消化。如果有额外的时间,我会再完成一本练习册,这不是为了提升解题技巧,而是为了熟记词汇,理解语境以及了解一些国际背景事件。最后,我会构建一份个人专属的作文模版,并请一位英语权威人士审阅,这在考场上绝对大有裨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结构力学涉及到力、位移、应变、应力等核心概念,需清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了解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从静力学平衡条件出发,推导出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理解弹性体的基本性质,如胡克定律,对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熟练运用基本定理和方法。包括影响线法、能量法、虚功原理等,这些都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工具。尤其是虚功原理,它将动力学问题转化为静力学问题,为解决动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做练习,凭实例来深化理解和应用。
再者,熟悉并掌握结构分析软件的应用,如ANSYS、ABAQUS等。这些软件能够模拟实际工况下的结构行为,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在实际工程中发挥作用。不过,软件只是辅助,不能替代理论学习,所以理论和实践要并重。
结构力学还涉及到许多特殊问题,比如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稳定性问题、疲劳破坏等。这些都需深入研究,因它们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定期复习,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多做题,凭大量的练习来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遇到难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或者与同学讨论,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很重要。你尝试阅读一些工程案例,看看理论是如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有机会,参与一些实习或项目,亲手设计和分析结构,会你对结构力学有更直观的理解。